第132期 活躍老化(2010年12月)
嬰兒潮世代老人如何實踐成功老化的路徑芻議
全球在二次大戰後出現的嬰兒潮世代(bady boom)[1],於未來十數年內將逐漸步入老年,並進入退休階段,世界各國因應老人人口爆炸的現象,積極檢視現行老人福利、醫療保健政策、服務輸送體系是否能滿足老人老化的需要。2002年聯合國「世界人口老化」報告書指出,已發展國家60歲以上人口至2050年將達總人口的33.5%,日本更高達42.3%。2000年至2050年間,全世界的65歲以上的老人,在總人口中的比例增長超過一倍,80歲以上的老人成長比例快速,2020年世界上只有35%的老人居住在工業化國家,65%的老人居住在發展中的國家(周翠主編,2004)。
台灣地區65歲的老人人口,於民國82年占總人7.09%,93年達到9.33%,依據行政院的推估,台灣老人人口到110年將占總人口的16.8%,116年將達20.69%,130年估計會占總人口30.25%(2004,行政院主計處);而中國大陸2002年60歲以上的老人人口超過總人口的10%,每年以3.2%的速度成長,2025年占總人口的18.5%。美國預計在2030之前65歲的老人人口將占總人口的20%,日本預估也將達總人口32%上下,在人口老化伴隨少子化雙負向交互影響下,世界各國面對此一現象,無論在老人經濟安全、健康、醫療保健及就業服務等政策上,都必須有所調整與修正方能因應。
台灣為因應快速高齡化與少子女化社會型態,老人福利政策朝向基礎性與發展性並進,建制年金制度保障老人基本生活保障,透過老人基本生存權益完整的保障下,方能得以建構發展性與投資性的老人福利政策;而日本則在既有的老人福利政策框架下,於1980年後期賡續推動高齡化黃金計畫、新黃金計畫、黃金計畫21及公共介護保護制度(莊秀美,2005);美國老人福利的政策思維,從以第三者的慈善、關懷、照顧可憐老年人的心態,轉變成認同老化是生活的一部分,美國老人福利政策新趨勢著重老年生命品質,強調有生產價值的老年生涯,其主要政策如重新定義老人退休、設置老人和殘疾人士資源中心、餐食、交通、設置多元的老人活動中心、重新平衡長期照顧系統、健康照顧系統等。
預估臺灣2015年老年人口比,將僅次於日本,排居世界第二(江亮寅、應福國,2005),臺灣老人福利政策規劃者及實務工作者做好準備了嗎?臺灣現行老人福利政策是否能適切的滿足嬰兒潮世代老人人口的需要?嬰兒潮世代的老人人口如何融入成功老化的理念,即早規劃老人生涯等面向,為本文主要探討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