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24期 快速社會變遷下的關懷弱勢(2009年03月)

基層軍官面對自我傷害防治處遇之研究

由於社會生活型態漸趨多元,導致服役於國軍中的年輕一代,在入伍的前後生活呈現強烈的反差,因此官兵們很容易產生許多適應上的困難,甚至容易萌生自我傷害的意念[1]。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指出,2000年全球約有一百萬人死於自殺,而自殺未遂者為自殺死亡者的十倍至二十倍,這意味著每40秒便有一人自殺身亡,且每3秒便有一人企圖自殺[2]。依衛生署統計指出2006年自殺死亡人數高達4,408人,也就是說平均每兩小時就有一人自殺死亡。據此在政府及民間宗教團體積極努力防治下,令人欣慰的是2007年國人自殺死亡人數已下降至3,933人,較2006年下降11.1%[3],可見積極的防治作為是有顯著成效的。而國軍是相當重視自殺防治工作,特別設置了心理衛生中心計221處,並編設心理、社工系畢業之心輔人員計有555員[4];另曾委託學者專家做專案研究,編列「官兵個人身心狀況調查表」,自1998年起要求心輔官運用篩檢方法,將有高度情緒困擾及自殺可能的個案,及時給予有效的協助,避免悲劇發生﹙卓淑玲,2001:146﹚。依國防部資料顯示,1999年軍中自殺行為共189件,以二兵佔的比率最高為47.1%,軍官佔10.05%(卓淑玲,2001:176)。而近年來,因心理輔導功能彰顯及國軍高層重視,再加上役期縮短等因素,2006年起每年已逐年下降約40餘件以下之自殺案例[5],可見國軍對自傷防治工作已有顯著成效。

由上述可知,軍人既是保衛國家安全,捍衛社稷國土的尖兵。男子在入伍後,軍中生活作習的要求,和在入伍前有很大不同,如果本來就有多重問題,加上生活改變更會加重其壓力。自殺較多是偶發的,且在想死的背後,可能隱藏著但願被了解的痛苦。而憂鬱症患者自殺的預兆,是比較難發現的理由之一:憂鬱症患者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和自己相似性格的親人,教育成不願向人傾訴,自行處理問題的性格(楊鴻儒,1991:149-150)。故軍人入伍前雖然經過篩選,已非一個隨機的社群,軍中生活相處在一起,是個嚴密監督的環境,容易發現有自殺意念者,可說是一個完美的預防自殺的環境,但仍無法避免自殺行為的出現。本研究企圖透過社會科學質性研究來驗證個人的觀察是否吻合客觀事實。其次,研究對象鎖定為基層軍官,採「目的性抽樣」共計有59位接受訪談,希藉訪談以了解基層軍官面對自我傷害防治之處遇[6],期以發展各項防治作為,協助預防自傷問題之產生,並針對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4/03/19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86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