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24期 快速社會變遷下的關懷弱勢(2009年03月)

從理論觀點談工作與貧窮

在現代社會中,一般社會大眾對於貧窮仍有刻板印象,深信個人因缺乏工作動機,努力不足,才會落入貧窮的困境,因而認為貧窮是個人因素所造成,實屬應得。然而,如果貧窮是因缺乏工作動機所造成,那麼,勤奮工作者是否可以免除貧窮的威脅呢?其結果顯然未必。顯然地,有些人縱使勤奮工作,但仍然落入貧窮的困境。

何以如此,因為在現代社會中,薪資報酬是家庭生計的主要來源。因此,接近勞力市場,取得報酬,就成為個人或家庭生活安全的重要保障。理論上來說,就業可以提供個人或家庭生活的保障,免除經濟安全的疑慮,所以現代政府的重要職責所在就是提供人民「免於匱乏的自由」。職是之故,由於經濟不斷的發展與成長,人類科技的進步,社會也創造了許多工作機會。由於工作機會增加,就業機會增多,因此,社會並沒有貧窮問題存在,也沒有值得同情的窮人(湯新楣譯,1970,頁271)。因為早在農業社會裡,一般人就認為不工作是個人懶惰及不遵從社會工作倫理所致,到了工業社會這一理念更為多數人所接受(王順民,1996)。

這種現象和社會的工作倫理與社會規範有密切的關係。一般人認為工作倫理包括下列幾點信仰:第一,每一個人必需努力工作,並且和其他人競爭;第二,這一努力的結果使人成功;第三,機會均等,成功事實上也是這一結果;第四,不成功是個人的不對以及個人缺陷的表現(Woods and Williamson 1988, P.65)。然而,這一信念顯然忽略社會結構元素的影響。例如,就業需求的轉移等。

我國社會強調勤奮工作是人生最重要的價值觀,勤儉的精神早已深植一般人的心中。勤儉觀念等同道德倫理準則,社會上不應有無助的窮人,而貧苦與無依被視為同義詞(梁其姿,1993)。時至今日,勤勞與敬業的人力資源可以說是臺灣或東亞國家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重要因素。這正如同西方學者Weber (1958)在「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所揭示的信念一樣,那就是勤、儉、有信用和誠實是西方資本主義成功的重要因素,賺錢是上帝所賦予的天職。儘管人類科技已有長足的進步,但勤奮工作仍是提高生活水準與經濟發展成功的不二法門,這在東、西方社會皆同。

社會上一般的觀念認為,落入貧窮的困境主要是因為他們拒絕工作以及政府的慷慨救助所造成,由於長期依賴政府濟助,使得他們有恃無恐,不願意加入就業市場的行列,終至陷入貧窮的困境中而無法自拔(Murray, 1984)。然而,這一看法並不完全正確。因此,固然有工作可以讓多數人生活富足無憂,但這並不保證任何每一個人或家庭都可以脫離貧窮(Devine and Wright, 1993),這就是一般所謂工作貧窮(working poor)的問題。本文的目的就是要從理論的觀點談工作貧窮的現象。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4/03/19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867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