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22期 第三部門與社會福利(2008年06月)

台灣第三部門的「社會風險」觀、福利服務特質與變遷

福利國家的發展從1940年開始,到1970年代黃金時期結束了。1970年代左派學者如O'Connor(1973)與Habermas(1976)首先對「福利國家危機」提出批判,並揭櫫新社會運動(如綠色環保運動、婦女運動)作為對抗現在性的社會力。這種根植於草根層次對正式政治體系力量的「除魔化」(disenchantment)運動,雖然挑戰了系統化、殖民化的生活世界,但是也產生一種「弔詭性」的社會效果,那就是社會大眾對於正式政治系統的不信任、疏離與冷漠。因此後現代理論崛起,宣稱「現代性」已經死亡,社會呈現的特質是不確定性、離心化,並且譴責「啟蒙」所帶來的社會危機。雖然後現代理論描繪了一個社會圖像,但是並未提出一套有效的政治替代方案,也未能提供任何有意義的「政治-倫理」架構可以運用在社會系統(Gleeson, 2000)。

近年來Beck與GIddens等人(1994)發展出「反省性現代化」(reflexive modernization)理論,提出現代社會並未「死亡」,而是由「第一現代」進入到「第二現代」的轉化,並且建構一套論述社會「轉化」的機制及轉化後的社會特質,來與後現代理論進行典範競爭。反省式現代化理論(The theory of reflexive modernization)的論點,最有價值的是重新精鍊社會學傳統的「反思性」哲學,以「實踐性」的角度,展開「第二現代性」對「第一現代性」反思批判。其中,Beck提出「風險社會」的理論來解釋當今福利國家社會變遷的特質,他宣稱現代化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簡單的工業社會,第二階段是複雜的風險社會。因為當代發生了兩個重大社會事件──「柏林圍牆倒下」與「車諾堡核能災變事件」──是使簡單的工業社會瓦解,而走向風險社會。「柏林圍牆倒下」代表馬克斯主義不適用當代社會;「車諾堡核能災變事件」代表「生態政治」(ecological politics)的誕生。這兩個事件的產生使當代開始注意到風險的問題,因為我們居住在工業化所型塑的風險社會中,所以我們需要把焦點轉移到技術、科學與工業非預期後果的回應。換言之,Beck(1992)把「福利國家」的議題,轉化到「風險社會」的議題,其論點也開始引發大眾對風險的警覺性,因而風險社會理論衍生出新的社會關注焦點,包含:對技術專家與政治菁英在決策體系中的角色產生質疑與挑戰:對風險社會的認知與對應之道;對決策、科學與民主過程非意圖後果的反思;對發展的自我限制性;責任、安全與監督準則的再決定;傷害的限制與傷害後果的分配;以及大眾信任等議題(Ali, 1997)。

根據Beck與Giddens等人(1994)的論述,「現代性」本身便是一個「風險文化」,風險不只是現代科技的構成部分,也深植於現代的社會組織與系統之內。「風險社會」不受任何國界限制,是以全球作為單位,沒有任何地區居民能自外於這一既定的客觀現實,所以台灣亦不例外(顧忠華,2001:33~34)。

然而台灣的研究尚未有對第三部門的風險社會觀念作有系統研究,因此本文研究目的是:一、透過相關文獻探討「風險社會」與社會福利發展的關連性。二、透過實證研究來瞭解台灣第三部門的「風險社會」觀及其服務特質。三、探討受訪的非營利組織近年來面臨政策環境、案主群與社會資源的變遷,對其組織在服務遞送上產生何種變遷?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4/03/19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877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