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期 援採世界福利資訊,充實我國福利內涵(2008年09月)
社區劇場與社區發展
「社區發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聯合國強力倡導與推動的工作,作為改善落後國家或鄉村地區居民生活品質的方案和手段,受到世界各國所重視。我國自1964 年由張鴻鈞教授引進此一概念,行政院於1965 年頒布「民生主義現階段社會政策」,明訂以「社區發展」推行社會福利措施,1968 年又訂頒「社區發展工作綱要」,以為執行的依據。40 年來,雖因應社會環境變遷及政府組織調整,工作綱要幾經調整。但是,社區發展工作一直是政府施政的主軸,可見其重要性。
早期的社區發展工作,著重在基礎工程、生產福利與精神倫理建設,大多是社區居民配合政府的施政措施推動。1994年在回應政府解嚴、民間自主意識抬頭,以及全球化帶來對地方文化強調的整體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環境衝擊下,文建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理念,強調「由下而上、社區自主、居民參與、永續經營」的原則,鼓勵居民透過溝通、討論,共同營造社區的未來。重視的是「過程」與「學習」的價值觀,社區發展的面向更為多元,並且著重於居民與社區的「培力」(empowerment),希望居民主動關心社區的公共事務與環境,集結眾人之力,營造地方文化特色,提昇生活品質。
「培力」一詞,源自於巴西成人教育學家Paulo Freire 的教育概念,他反對菁英主義「由上而下」的教育模式,主張以「提問式教育」(problem-posing education)培力民眾成為學習的主體,發展自我的能量, 產生批判意識覺醒(conscientisation),除了改變自己,並結合群體的力量, 改變所處的社會(Freire, 2000)。此一解放教育思想,影響了巴西籍的劇場導演Augusto Boal,在拉丁美洲國家的社區裡,發展出「被壓迫者劇場」系統,鼓勵受壓迫的社區民眾經由劇場認識自己、認識世界、表達自己的社會處境。這套方法後來被各國使用於社區發展工作,獲得相當的成效(賴淑雅,2006b:8)。
為了培力社區民眾發聲,凝聚社區意識,文建會自2002 年,開始進行「社區劇場」的輔導工作,除了師資培育、劇場實習與觀摩,並遴選劇場示範點。2008年開始的「新故鄉社區營造第2 期計畫」,更將之列為重點工作項目,希望透過劇場的練習,讓社區民眾認識自己、認識生活環境、認識自己與社會的關係,勇敢的自我表達,在傾聽互動中,產生對於社區事務的關懷與認同,並且願意為社區奉獻心力。也即是要以「社區劇場」做為社區營造的操作工具。
以「社區劇場」做為社區發展的手段,如何可以達成預期的目標,是本文探討的重點。因此,本文首先就社區發展的理論與實際進行闡述。其次,探討社區劇場的意涵、實踐方法、對社區發展的功能及推動的現況與困境。最後,提出以社區劇場推動社區發展的建議,希望做為後續推動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