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期 援採世界福利資訊,充實我國福利內涵(2008年09月)
聯合勸募組織全球標準——發展與挑戰
全球化(globalization)儘管近年來仍是個具有爭議性的發展趨勢,然而,總體而言,對於非政府組織來說,是一個絕佳的發展機會,過去十年來,為數不少的非政府組織,走向了全球性的連結成為跨國非政府組織(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INGO ),Bhagwati 指出全球化發展至今,無論其特色風貌與內涵而言,非政府組織都在其中扮演吃重角色。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Salamon 教授把這個活躍的現象稱之為「結社革命」(association revolution),並且認為「在組織化自發性活動和私人的、非營利性且非政府組織的形式方面,這種『令人訝異的茁壯』……結果成為一種世界性的第三部門,出現許多自治的私人組織聚集在一起,其目標並非為股東或者領導者的利益,而是在正式的國家機制之外,致力追求公共利益。」(Salamon,1998)「聯合勸募」運動自1990 年在台灣開始以來,已經18 年,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於1992 年成立,1997 年正式加入「國際聯合勸募協會」(United WayInternational, UWI ), 正式獲得使用「United Way」的名稱與服務標章,同時,也透過此一管道獲取相關的知識與方法。
「聯合勸募」公益活動遍及全球,有47 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本地組織。植根於不同社區、國家和文化之中的組織均有其獨特性,並以多種名稱出現;同時,他們都聯合在一個簡單的概念之下:任何一個社區的人們都可以攜手合作,彙集他們的資源,以強於任何個人或單一實體的方式來共同面對迫切的社區問題。
2005 年,當時的國際聯合勸募組織總裁Christine James Brown 在理事會支持下,展開「聯合勸募組織全球標準」(Global Standard for United Way Organization)的訂定工作,邀請會員國、專業人員、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定義這些組織的本質並藉以闡明可以用來改進他們績效表現的標準和實務經驗。台灣的聯合勸募協會由筆者參與在「資源動員」(Resource Mobilization)小組,研議這個部分的運作標準與原則,同時在中文翻譯版本草案提出後,與來自中國大陸,當時任職於休士頓聯合勸募的李允晨女士協調部分專有名詞的中文譯稱,並且爭取正式出版時必須要有中文正體版。不過,在台灣使用時,台灣聯勸仍因應本地熟悉的名詞做大幅度的修改,以便閱讀。
「聯合勸募組織全球標準」是國際聯合勸募組織進行「全球運籌」(GlobalOperation)整合動作的前身,透過長達一年蒐集各國意見,以及半年的分組跨國電話會議,最後形成此一類型組織的運作準則,在過程中,「全球標準」(GlobalStandards)讓成為會員國提升自身組織運作能力與回應外部環境變遷的組織發展趨勢的重要參考指標,因而,當國際聯合勸募組織在2008 年的全球高峰會議(United Way Global Summit)宣布將於2009 年轉型與美國聯合勸募組織的資源合併,成為全球聯合勸募組織〔UnitedWay Global 或United Way Worldwide[1],新名稱尚未正式定案〕之際,過程並未讓會員們錯愕,只是,隨之而來的討論是,這樣的高密度要求,從關係形式、會費額度、品牌準則對於個別會員在其國內究竟意義為何,有無加分效果?則是會員團體持續觀察與討論的焦點。
對於台灣的聯合勸募協會而言,這個國際組織的發展走向,在資源動員與社區關係營造的面向,符合台灣社會的發展趨勢,許多關於方案管理、募款、資源動員與議題經營專業知識與經驗的資料與訓練內容過去十年來透過交流,逐漸在台灣的社會福利領域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同時,我國的聯合勸募協會透過這個組織體系的參與成為重要的成員,在許多面向扮演重要角色。
由於該全球標準內容豐富,本文僅就全球標準內容大綱為架構,只從重要部分提供詳細內容說明,以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