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期 援採世界福利資訊,充實我國福利內涵(2008年09月)
北京宣言十三年:台灣性別主流化的回顧與展望
自19 世紀末婦女爭取參政權以來,性別議題的主要焦點都圍繞著如何提升女性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參與程度,「女性議題」幾乎成為有關性別討論的代名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聯合國剛成立時,《聯合國憲章》的序言中明確宣示「對基本人權、人類的尊嚴及價值、男性和女性以及大國和小國之平等權的信念」,就已確立性別平等是聯合國的重點工作之一。
事實上,自1945 年迄今,聯合國在性別議題的發展與推動經歷了幾個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不僅有其中心任務,也同時反映了從女性中心的議題關懷到性別中心的全面推展。1945 年之後的30 年間,聯合國的婦女工作將焦點放在婦女法律權、公民權的法規研擬,以及世界婦女地位的資料蒐集。在這段期間,聯合國發現透過法律並不足以保障女性的平等地位,於是後來召開了4 次世界婦女大會,以制定提昇婦女地位、促進性別平等的性別主流化(gender mainstreaming)策略及行動計畫,性別平等的追求至此邁向了第2 個階段。
台灣雖然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但始終沒有自外於這股性別主流化的國際潮流。例如,自1970 年代初期即展開的台灣婦女運動,迄今已有三十多年,最初因許多主客觀條件的影響,並沒有獲得社會大眾的廣泛支持。然而,隨著政治上的解嚴,各類社會運動的蓬勃發展,婦女運動不僅從中獲得社會力的滋養,也因而提高能見度與得到社會上普遍的關注與支持。
台灣婦女團體所關注的議題相當廣泛,包括:婦女人身安全、醫療衛生、女性參與公共事務、性別平等教育、婚姻問題、幼兒照顧、媒體報導、性工作者的工作權等。對女性而言,性別平等的社會是一個美好的願景,然而,這個願景的實現,最終的受益者並不只是女性,男性同時也是這一波性別解放的受益者。誠如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所說:「女性增權代表的不只是為女性爭取較好的生活品質,而是為所有人類爭取較好的生活品質」。因此,當前追求性別平等不再只是解放遭傳統父權壓迫的女性,同時也解放了遭父權傳統禁錮的男性,這樣的概念也正是「性別主流化」所要彰顯的性別平等關係。
本文的目的主要聚焦在北京宣言發表後,台灣推動性別主流化的過程與成果。首先,我們必須先從國際的視角看待性別主流化的發展背景,其次,再審視我國對性別主流化發展所做的努力,以及不足之處,最後則針對目前台灣推動性別主流化的現況提出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