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21期 居住與社會福利(2008年03月)

小單元照護理念與機構空間改善實踐案例

我國的老人院從早期由社會善心人士設置「乞丐寮」或寺廟、教會等慈善機構或宗教機構加以收容救濟,到民國32年9月公布的「社會救濟法」為止,才慢慢演變成縣市政府照顧鰥寡孤獨、貧窮無依無靠、喪失自主生活能力的老人的保護、處置措施,向來都定位在消極性的救濟、收容措施,目標侷限在提供可以容身的庇護場所及最低限度的基本生活需求,居住空間是四到八人房屬於缺乏個人隱私、多人共處一室的型態;過的是較無考慮個別差異、自由度較低的生活步調,凡事必需配合團體生活作息;而生活作息則以考量服務人員的工作方便與效率與管理為優先,入居者變為客體,工作人員反而成為主體;生活整體都完結在封閉的機構空間裡,和社區極少互動、交流和接觸。

隨著世界福祉潮流的發展趨勢,各國針對此種「缺乏人性、封閉化、機構化」的高齡者居住設施策略開始加以反省,如從西元2000年日本厚生勞動省轉換特別養護老人院的政策,強調設施的居家化,鼓勵小單元照護(Unit Care),讓高齡者居住設施從「治療、照護的場所」再次回歸到「生活的場所」。理念變化也從傳統大規模、劃一、管理的集體照護體制,轉換成小規模、以入居者為主體、尊重入居者生活步調的個人照護,入居者與職員之關係從「照護與被照護」之垂直關係轉換成「共同一起生活」之水平關係。

「小單元照護」正是這種人性化、居家化、家庭化、生活尺度的實踐與理想,必需結合工作人員的意識、服務態度、理念等軟體工程(software),與生活環境即建築物設備等硬體工程(hardware)方面的改善。很多人會誤解「小單元照護」的理想是不是能在舊有建築物中實施?舊有建築物及硬體設備不應該成為實施「小單元照護」的障礙,而「小單元照護」也並不是只能在新興建的住宅實施。

老人照護的需求和模式往往隨著社會生活型態和文化、經濟狀況等因素變遷而連動變化。小規模具家庭氣氛的照護模式於1980年代中葉起始於瑞典,日本於1990年代初期嘗試導入。在大規模集體照護的檢討及機構改革的趨勢推動之下,西元2000年起日本在實施照護保險的同時,亦積極於大型機構中導入「小規模生活單元」的照護模式,個人化寢室空間、塑造居家化生活環境、個別化照護服務為其主要特色。本文於此介紹小規模生活單元照護相關理念與日本神戶二葉特別養護老人院在設計階段調整變遷案例、奈良市萬葉苑單元照護的修繕案例和濱松十字園的生活環境改善之實踐過程以供大家參考。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4/03/19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892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