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12期 社會工作直接服務(2005年12月)

社會工作行政與管理專業化過程探析

「社會行政是不專業的」、「行政工作都是打雜的工作」、「社會行政工作誰都可以做」、「我寧願做個案,也不要做行政工作」……,這些說詞常常存在於社工實務界與學生的認知當中。長久下來,社會工作被區分為「直接服務」與「間接服務」兩大領域,前者包括個案、團體與社區,後者則以行政與政策立法為主,「直接服務」最先進入社工系的教學領域,個案、團體又與心理輔導關係密切,在教學過程中除了理論教授之外,可使用角色扮演、團體運作方式進行,似乎較為活潑有趣,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而「間接服務」涉及政府部門,許多學生刻板印象中的政府部門是「吃茶看報」、「打官腔」、「沒效率」、浪費生命。因此,對行政工作總是興趣缺缺,連帶影響其學習的動機。

對於「間接服務」較為負向的刻板印象,當然不夠客觀公允,社會行政、社工管理與政策立法的影響力,不下於對案主直接的協助,政府部門也早已不是尸位素餐、無所事事的單位。但是為什麼仍然讓學生有這種想法,甚至在實務界多年的人,還是認為社會行政是不專業的,什麼人都可以做,這樣的心態,顯然必須進一步瞭解,並且從教學及實務中改進,以喚起學生及實務界對「間接服務」的熱情。本文試圖從美國社會工作專業化發展過程中,瞭解「社會工作行政」(Social workAdministration),如何取得專業認同;其次檢視臺灣「社會行政」(包括社會福利行政及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在社工專業教育發展中的現象,並引導出社會行政人員專業化的問題,進而提出增進學生對社會行政認識的建議,希望對臺灣社會工作行政與管理教育有所助益。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4/03/19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4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