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期 社會工作直接服務(2005年12月)
助人關係與女性─一個文化取向女性主義的角度
助人關係(helping relationships)在社會工作直接服務中,是一個讓協助目標達成的關鍵。與案主建立良好的助人關係,一直是社會工作直接服務過程中,社會工作人員不斷檢視的議題。助人關係建立的良好與否,也是社會工作督導在評估社會工作員或是社會工作實習學生的服務成效中一個重要的指標(Ribner & Knei-Paz,2002)。因此,不論何種模式的社會工作實務與理論,助人關係都是強調的重點。
長久以來,在臺灣的社會工作直接服務領域中,Carol Rogers 所提出的同理、真誠、尊重、無條件關懷,一直是助人關係所強調的元素(鍾瑞麗,2004)。近年來,由於一些學者已經累積不少對於華人社會的人際關係特色的研究,因此,除了上述Carl Rogers 所強調的同理等因素之外,臺灣的實務工作者在建立助人關係方面,已經加入了華人社會中的差序隔局的概念。亦即,在華人社會中,關係的親疏遠近,會影響到關係處理的原則(謝秀芬,2002)。差序格局概念的加入,促使直接服務的實務工作者,對於了解案主在助人過程中的表現,例如:對社會工作人員透露較多真實的資料與感受,需要耗費較長時間等,加入了文化脈絡的角度,而且也能夠以正常化(normalized)的角度來看待華人案主的行為。華人社會文化特色角度的加入,使得提供協助的過程,更能貼近所服務的臺灣案主。然而在臺灣的社會服務機構中,多數前來求助或是使用服務的案主,以女性居多,可惜的是,女性在人際關係方面的特質,到目前為止,尚未加入臺灣對於助人關係的討論與文獻當中。
除了性別的因素尚未加入臺灣的社會工作實務之外,女性主義的角度也尚未加入。在西方的助人專業中,採用女性主義的觀點從事直接服務,已經有一段不算短的時間,然而近年來,研究者與實務工作者的接觸、以及與所教授的在職研究生討論過程中發現,臺灣的社會工作實務界中,第一線社工員採用女性主義取向的人,仍舊非常的少。就研究者本身的接觸經驗中發現,造成這樣的現象一方面是因為社工員不了解女性主義的內涵,畢竟女性主義的相關課程引進社會工作課程中,是近幾年的事,因此過去他們在學期間,並未接觸過女性主義的概念,所以也就不可能運用於實務工作中;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大家對於女性主義普遍存有偏見,所以接觸與運用的意願就不高。
事實上,女性主義的主要概念,是在於消除人類社會中的不平等與壓迫,而造成不平等與壓迫的來源,包括性別、種族及社會階層等,消除不平等與壓迫的最終目的,在於創造出不論何種性別、種族、或是社會階層,都是一律平等的社會。這樣的核心概念和社會工作的價值取向,是相當一致的,所以研究者認為,有必要讓第一線的社會工作人員,對女性主義有更多更完整的了解。
女性主義在發展了數十年之後,已經發展出不同的學派,其中在多數教科書中較常出現的理論為:自由學派、激進主義學派及社會主義學派等(Beasley, 1999)。近年來,以女性的發展為主軸的文化取向(Beasley 稱之為Freudian Feminist),逐漸成為女性主義中一個新的思考典範。在這一個取向中,共有三個理論,分別是Miller以及Jordan 等人所發展出的「關係中的自我」(Self-in-Relation)理論,Gilligan 所發展出的女性的道德發展理論(ethic ofcare),以及Belenky 等人所發展出的女性的知識建構方法理論(women’s ways ofknowing)。文化取向女性主義的基本概念,在於闡述女性的發展過程、性別角色[1]認同特質等,在於和他人建立同理、照顧的關係;雖然和男性的發展模式(強調獨立、自主、不依賴它人是成熟的指標)不同,然而這並不表示女性的發展不如男性,而是我們必須體認人類因為性別的不同,會有不同的發展過程與特質,並且每一種特質都是有價值。文化取向的女性主義的核心概念擴展了人類對於女性在建立人際關係方面的特色。Lawler(1990)指出此一學派之所以被稱為文化取向,是因為Miller,Jordan,Gilligan,及Belenky 等人挑戰西方文化中,認為男性的發展指標是全人類成熟的指標、男性的發展優於女性的刻板印象,而且她們同時認為性別角色特質是一個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ed)的特色,並不是與生俱來或是由生物因素所決定的,所以稱之為文化取向女性主義。由於Miller 等人所提出的理論,內容是女性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所根據的是Chodorow 從Freud 理論中所發展出的母女間依附關係的概念,因此,Beasley(1999)稱之為精神分析女性主義(Freudian Feminist)。
既然男性和女性在特質方面,有不同的發展與取向,所以在很多議題的處理上,不同性別就會產生不同的偏好。臺灣的社會服務機構中,多數的案主為女性,那麼,女性在人際∕助人關係的建立方面,有何偏好呢?是否在建立助人關係時,需要將女性性別角色的特色納入考量?如何納入考量?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也是本文想要探索與回答的問題。本文的目的,希望能夠從文獻探討中,討論女性的性別角色在人際∕助人關係方面的偏好,提供實務工作者在助人關係建立上的參考。
綜合上述的背景,本文接下來的第一部分將整理西方文獻中,從女性主義角度所發展出,有關女性建立人際關係的特色;第二部分將女性在建立人際關係的特色,和助人關係之間,相互比較與分析;最後,根據上述兩個部分的討論,提出社會工作實務工作上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