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期 以全人照顧為基礎之社會福利與醫療整合服務社區發展(2024年03月)
跨性別者「性別不安診斷證明」對就業、經濟與健康之影響
隨著性別意識多元發展,性別概念不再限於二元觀點。臺灣在多元性別權益希望接軌先進國家,但跨性別者仍然在職場、校園及醫療場域面臨困境(鄧筑媛等人,2023)。跨性別族群於LGBTQI+中屬於較特殊的存在,他/她們有別於同性戀、雙性戀最明顯的區別在所謂的「性別認同」(genderidentity),生理性別與性別認同不一致是跨性別者最具代表性的象徵,醫學上稱為「性別不安」(genderdysphoria)以下簡稱GD(Capetillo-Ventura et al., 2015)。成功改變法定性別的跨性別者,使用新的法定性別與社會互動。根據研究,每10萬成年人有560人自認有有性別不安之困擾(Nolan et al., 2019)。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本文推估後在臺灣約有超過10萬人有性別不安困擾(註1),而在這10萬跨性別者當中,內政部統計至2016年只有666人成功更改性別(行政院性別平等會,2017)。然而,因故未能執行性別重置手術的跨性別者未必能順利融入社會,就業與經濟是主要障礙(Yıldızhan et al., 2017)。由於生理性別與法定性別的不一致,跨性別者求職過程較順性別(cisgender)難度較高,在面試關卡遭受質疑,即使成功錄取,留任率也呈現低迷狀態,導致職場弱勢的跨性別擺脫不了貧窮的惡性循環。
跨性別者勇於挑戰傳統社會性別的限制以及掙脫社會規範的框架,追求自我實踐過程中遭到歧視以及漠視已是常態(Divan et al., 2016)。性別轉換過程的行政法規繁瑣冗長,有關就業未能有效支持,跨性別者遭受孤立與被排除之處境。近年校園、職場頻傳跨性別者權益遭到侵害,跨性別者即使提出性別不安診斷證明(GD診斷證明,以下簡稱GD證明),也難被承認及認同。且GD證明取得門檻極高,賀爾蒙治療必須通過二位精神醫科醫鑑定,尚未執行性別重置手術的跨性別者,取得證明過程之空窗期易造成經濟、心理、健康及人際困境。GD證明係跨性別者「合法」融入社會之關鍵,但目前效力卻相當薄弱。
臺灣賀爾蒙治療(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以下簡稱HRT)治療前的GD證明精神鑑定執行為最長兩年,除時間成本以外,兩年內的鑑定醫療開銷並非人人皆能負擔。臺灣醫療體系中缺乏給予跨性別者的適當醫療補助,性別重置手術和荷爾蒙替代治療部分藥物雖已納入健保,然而臺灣目前並無針對跨性別者的藥物治療以及精神鑑定予以補助。即使有健保,跨性別者經濟負擔仍相當沉重,復以遭受歧視或不平等待遇阻礙職涯發展,雙重壓力可謂雪上加霜(Davis & Yeung,2022)。部分跨性別者被排除或遭受不平等待遇後,被迫鋌而走險投入高危產業,對身心造成長遠傷害。更令人擔憂的是,跨性別者面臨著高度的自殺風險,與生活領域中所經歷的困難和壓力密切相關,性別不安、社會孤立、恐懼症、歧視,以及缺乏適切的支持和社會認同,都對跨性別者心理健康產生了不良影響(Miller & Grollman,2015)。本文旨在檢視GD效力現況,並分析跨性別者及在就業、經濟及健康方面適應之挑戰,進而依據跨性別最佳利益提出可供參考的建議,同時也呼籲政府應採取相關政策及立法推動保障跨性別者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