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83期 兒少替代性照顧(2023年09月)

數位時代下社會工作之應用──以東部某醫療院所為例

  隨著技術提升,推動時代發展,人類從不會使用工具的遠古時期,逐步開始邁向石器時代、青銅時代,近年來則正式的進入到數位時代。隨著技術提升以及科技發展,讓人類可以與環境接觸的方式更加多元,除了傳統的社交模式,透過現代化的技術科技,發展出更多社交終端設備,延伸更多社交活動。
  筆者嘗試透過現代科技,用以理解何謂「數位時代」,因此透過使用自己的電腦,打開網路,開啟瀏覽器並且點擊Google,將數位時代當成關鍵字輸入搜尋,發現其中一個搜尋結果是名為《數位時代》的科技財經媒體,在好奇心的驅動下,搜尋該媒體的創刊號,詹宏志(1999)在其創刊詞便一語道破:「21世紀,數位新世紀」。其中也道明,所謂的數位世紀,是透過電腦、網路與通訊等新科技,帶給人們的全新革命,將人類帶進以知識為基礎的時代(詹宏志,1999)。
  人類社會中的各行各業,都開始趨向分工與專精。而近代的社會日益複雜,科技進步也是一日千里,對於無窮的社會問題,需要更專業的體制用以提供社會福利行政,建構完善的社會工作專業體制,並且持續提升工作人員素質(無作者,1977)。
  綜合上述,科技爆發的今日,社會工作所遇到的問題也更加多元,學習如何因應日新月異的科技,將會是社工專業需要面臨的挑戰。而對筆者而言,數位時代的演進,提供更多社會工作推展方式,可以創造有更多元的進行方法,並且可以降低傳統工作方法限制的扞格。社會工作更應透過新的技術科技,用以彌平舊時代帶來的落差。所有助人工作者,應持續不斷的突破與學習,並將得到的知能,盡可能轉換到社會工作服務對象之上。
  而筆者的任職機構,位於花蓮縣玉里鎮,屬於內政部定義的偏遠地區,收治來全國各地需要接受長期照顧的個案。個案與其家庭成員間,從進入機構接受服務起,便開始產生空間上的隔閡。因機構屬性以及花蓮縣地域狹長,造成機構內的分支機構分布廣散,南北距離長達74公里之遠,這段空間上的距離,也容易造成機構內各分支機構的時空隔閡。
  我們現在生活在數位時代的當下,如何將現代化科技技術,應用在機構社會工作服務上,將會是機構社會工作創新服務的來源,藉由創新服務,用以滿足過去無法滿足的需求,提供完善的社會工作服務。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23/10/13
調查 問卷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01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4676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