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81期 災害應變及社會工作實務(2023年03月)

社區領袖在社區防災的角色與職責

  由於臺灣的地理位置,常見的天然災害有颱風、水災、土石流等,近年來因受極端氣候的影響,甚至連龍捲風都可能發生。根據世界銀行針對天然災害熱點報告(Dilley et. al., 2005),臺灣位於天災風險相對高的地區,幾乎整個臺灣(約 99.1%的土地總面積和98.9%的人口)都面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天然災害風險,天災致死高風險人口高達95.1%。天災不僅造成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對經濟的衝擊也不容小覷,有鑑於此,各級政府不斷規劃和實施各種建構災害管理量能的方案,如災害防救深耕計畫即是提升縣(市)政府與鄉(鎮市區)公所災害防救能力,及強化民眾自救與互救防災意識(內政部消防署,無日期a;無日期b)。

  再者,災害直接衝擊受災民眾的身心靈健康及社會支持網絡,如何強化各級政府提供防救災社會服務的量能便成了重要課題。防救災社會服務的提供需要跨部門合作、公私部門的協同合作,並為可能在災害情境下工作的各組織和專業人員,甚至社區領袖提供相關的培訓計畫。當災害發生時,社區領袖是及時提供防救災社會服務的重要人力資源,他們的領導能力、在地智慧、第一手災害訊息、對在地文化脈絡的熟悉度與人脈關係,以及資源連結能力等都是防救災社會服務極其寶貴的資源。例如,2009年莫拉克風災來襲時,臺東縣金峰鄉嘉蘭社區發展協會與農村再生促進會便在災害應變與災後復原中發揮了關鍵的協調角色。所成立的社團法人臺東縣原住民嘉蘭災難自救暨文化經濟產業促進會更成為日後部落防救災資源動員的重要組織(王俊豪、陳美芬,2015)。

  本文是單一整合型計畫的部分初步研究結果,在此僅聚焦於社區領袖過往災害整備、災害應變及災後復原重建實務經驗的整理,研究場域為屏東縣,討論「根源」和「人脈關係」在臺灣文化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偏鄉地區。雖然很多中南部的人因為工作機會、教育或其他原因北漂,離開他們土生土長的地方。然而,許多人選擇在退休後,甚至退休前搬回故鄉,只因為那是他們的根源所在(Huang, 2018; Jang & Wang, 2009)。這種歸屬感可促使社區居民共同努力做好備災工作,這樣的社區參與(community participation, CP)依照社區自主參與理論(community engagement theory, CET)的解釋,可以產生集體效能(collective efficacy),並共同建構具有防災量能的韌性社區(王价巨等人,2016;Jang et al., 2016)。本研究採用社區自主參與理論(Paton, 2006, 2008)解釋社區領袖在防災社區的角色和功能。

  參與本研究的社區領袖共有四名村長、四名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二名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以及三名社區發展協會幹部。研究結果顯示:(一)社區領袖的災害應變經驗可提升他們表達社區觀點的勇氣;(二)以身作則的領導方式可強化社區凝聚力;(三)在地社區領袖與耆老是社區議題的專家;(四)長輩是防災社區的寶;(五)社區主導的備災和災害應變模式可促使在地居民提出解決方案和優先處理事項。最後本文討論研究結果的意涵及研究限制。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23/04/06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2867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