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80期 社會工作倫理議題(2022年12月)

關懷專業的省思——關懷倫理學與社會工作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關懷」或「照顧」這樣的語彙,可能是因為習以為常,反而很少深入探究這些用語的意義。社會工作實務中也是經常使用「關懷」或「照顧」這個詞, 像是「社會照顧」、「社區照顧」等,而且社會工作聲稱是一項「關懷的專業」(a caring profession)(布蘭達‧杜布瓦、卡拉‧克羅格斯拉德‧米利,2021;Lloyd, 2006)。但是何謂關懷、照顧?關懷、照顧的本質為何?在社會工作的文獻中則很少被深入探討,似乎「關懷」或「照顧」這個概念是一件不證自明的事。特別是在追求科學社會工作的過程中,著重理性、邏輯和證據,關懷照顧理應是社會工作實務的核心,反而成為社會工作「被隱匿的聲音」(hidden voices)(Weick, 2000)。「關懷」或「照顧」(caring or care)在中文的文字與語言的表達上,會因脈絡的不同有所差異,在英文的使用上 caring和care有時也很難區別,因此在本文中不刻意區劃分「關懷」和「照顧」,兩個詞是互通的。

  關懷倫理學(ethics of care or care ethics)是1980年代初期新興的道德哲學觀點,開啟了對「關懷」、「照顧」的價值和意義的探討。關懷倫理學有別於主流的義務論(deontology)和效益論(utilitarianism)的觀點,為道德哲學開拓更多元的視野。教育、護理、諮商輔導、管理等專業領域也逐漸有人採用關懷倫理學的觀點於實務工作中,但號稱「關懷專業」的社會工作反而較少運用關懷倫理學。或許是主流的義務論和效益論仍舊主導著當前的社會工作倫理守則,新興的關懷倫理學對實務工作仍相對陌生。本文無意批判或排斥義務論、效益論以及1950年再度復興的德行論(virtue ethics),而是希望藉由介紹關懷倫理學的觀點,讓社會工作者在實務的倫理判斷過程中多一項可以選擇的觀點。因此,本文將簡介關懷倫理學的發展、關懷倫理學的核心主張、以及關懷倫理學在社會工作實務的運用。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22/12/12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2863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