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期 社會安全網——跨領域之心理衛生網絡合作與社區實務(2022年03月)
非法物質施用青少年之父母管教與親子關係初探
青少年涉入於違法物質的現象日益嚴重,近年K他命、咖啡包和俱樂部毒品、各種變形包裝的違法物質滲透在青少年生活圈中,楊士隆等人(2017)調查2016 年臺灣地區校園學生非法藥物使用之盛行率,有1.4%的學生曾使用任何一種毒品,K他命占41.46%為第一,咖啡奶茶毒品混合包占21.95%次之,K他命是當前臺灣地區中學生藥物濫用之首位。衛生福利部(2018)的統計顯示29歲以下青少年濫用的藥物是以K他命為主,校園中的藥物濫用也以K他命等類的第三級毒品為主。三四級毒品的社會危害性表面上似乎不如一二級毒品,但是青少年一旦涉入使用, 進而可能導致生活失序、失學、接觸更複雜的族群,甚至涉入偏差違法的險境。
因此政府以反毒作為建立完整社會安全網的第一步,對青少年施用毒品高危險族群進行干預,強化對施用第3、4級毒品兒少及家庭輔導。然而臺灣過去的研究對於非法物質施用青少年的成長經驗以及家庭生活的探討較少,對於非法物質施用者家庭的親子關係以及管教方式也鮮少探究,父母與子女互為重要他人,無論親子關係的本質是如何,這份關係總是深深地影響著子女一生的身心發展以及彼此的幸福感,涉毒青少年的家庭經驗需要被了解與重視。
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 2009)分析出與物質施用有關的家庭危險因子包括:與父母關係不穩定或不安全、缺乏與主要照顧者的親密關係、家庭教養不力、家庭環境混亂、父母或手足涉毒、心理疾病或有犯罪行為、社會孤立;反之,與家庭有關的保護因子則包括:親子間有安全而健康的依附關係、父母參與子女的生活、父母能監督和有效的管教、傳達正向價值觀、父母對子女提供情感、認知、社會和經濟上的支持性照顧。此外,UNODC 認為親子互動與子女問題行為之間有循環性,當親子關係缺乏安全、規則、信任、溫暖和約束,就有可能形成子女的問題行為;而若當父母疲於處理子女問題行為或用藥問題時,又會影響他們的教養能力,相互影響,環環相扣。
家庭功能和父母支持是預防子女物質使用和濫用的保護因子(Cordova et al., 2014),而涉毒的青少年在他們尚未使用違法物質前,究竟所經驗到的父母管教和親子關係的樣貌是如何,青少年的物質施用與父母管教、親子關係的緊密關係需要進一步去探索和理解。本研究擬透過對非法物質施用青少年以及其父母親進行深入訪談,以探究實況,研究的初步結果希望能幫助實務工作者提供必要的處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