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期 臺灣社會福利發展(2005年03月)
臺灣地區早期社會福利工作回顧:臺灣基督教福利會1964∼1974 年工作紀實
臺灣在西元1895 年甲午戰爭失敗後,於馬關條約中割讓予日本。將近50年後,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又在開羅會議中決議將臺灣歸還中國,西元1945 年,日本結束了半世紀對臺的殖民統治,另由國民政府派遣陳儀及其麾下接收臺灣。但僅隔兩年就發生震撼全島的228 事件,同時對岸共黨勢力高漲,迅速席捲大陸,導致國民政府及其所屬部隊遷徙臺灣,戰後未曾休養生息的民眾生活困頓,政局動盪,委實無力顧及社會福利之推動。
有鑑於當時臺灣地區物資匱乏,人民衣食無着。美國基督教國際救濟會(Church World Service)與美國信義會救濟會(Lutheran World Relief)基於基督教「愛與關懷」的信念,於西元1954 年(民國43 年)正式在臺成立「臺灣基督教國際救濟會」(Taiwan Church World Service),負責將美國基督徒捐贈的糧食、衣物等分送給臺灣地區需要的民眾。西元1956 年(民國45 年),上述取自美國的剩餘物資根據「480 法案第三章」(Public Law 480, TitleⅢ)的規定交付臺灣基督教國際救濟會分發處理,自此開始全臺大規模的貧民救濟與急難救助工作,這就是所謂的「美援時期」。物資的內容包括:衣服、麵粉、沙拉油及奶粉等民生物資。亦提供代辦免稅進口藥品及醫療器材等服務,以運交各教會醫院使用。
西元1961 年(民國50 年)為因應社會環境之改變乃正式更名為「臺灣基督教福利會」(Taiwan Christian Service)。在此時期並無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參與,悉賴全省基督教會工作人員之協助。服務內容在於滿足民眾基本需求及補足民生物資,也就是慈善施捨性的社會福利時期。
西元60 年代,民心漸趨穩定,大陸來臺同胞較能面對長期居留臺灣的現實面,與本省籍居民經由相處彼此包容與接納,共同體認重建家園的重要性。西元1964年(民國53 年)越南戰事爆發,大批參戰美軍在臺活動,刺激了當時臺灣經濟之發展,而聯合國亞洲暨遠東經濟委員會之設立更提高臺灣邁向開發中國家。臺灣基督教福利會為因應當時的社會變遷,亦由大量濟貧式的物資救助,改以積極的聘用專業人員投入社會福利工作的行列,並試圖培養本土社會工作專業人力,以協助臺灣社會脫離貧困,進而達到自立自主的終極目標。當時服務的範圍從都市貧民區到農村、離島及山地,可謂臺灣地區社會福利專業工作的先驅,此時可稱為專業的開拓期,服務內容為規劃與實施處遇計畫,屬於公益性的社會福利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