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19期 社會工作專業與新興社會議題(2007年12月)

社會工作專業與社會服務品質

任何一個非營利或公部門的社會服務機構,無不期待自己所提供的服務是高品質的。然而,資源的限制、組織內的人際動態、以及組織所處的社會政治環境,皆可能限制服務的品質,這使得社會服務的品質與市場產品或服務的品質不易相提並論。對營利組織而言,服務的品質是由顧客或付費者所決定,除非顧客覺得其所支付的費用是值得的,否則他們是不會購買該項服務或產品。然而,大部分的非營利組織或公部門並不會銷售產品或訂定價格的,個案很少有機會獲得其它替代性的服務,且個案在服務輸送之前很少參與決定,也很難對服務輸送品質進行評量(Hardina, Middleton, Montana and Simpson, 2007)。

然而,自1990年代起,「品質」已成為社會服務發展上的重要標的(Kelly and Warr, 1992),社會服務品質的追求已不可再以任何藉口而避之不談,因而,品質已發展成為社會服務的核心議題。台灣對於社會服務品質的探討是晚近才陸續受到關注的(如傅彥凱,1997;宋冀寧、宋麗玉,2001;黃源協,2005;林明禎,2006;戴瑩瑩,2006),歷經所謂社會福利的黃金十年,台灣社會服務的供給類型已趨於多元,且在量的成長也逐步趨於穩定,後續關注的重點可能將轉移至如何進一步地提昇服務品質。

社會服務品質的構成包括有形與無形的要素,做為一種助人專業的社會工作,要如何讓服務對象對所提供之服務品質的肯定,必須先要能對社會服務品質的意涵有深度的認知,且要能對品質的提昇有高度的承諾,始可能達成助人專業的使命。本文旨在分析「品質」在社會服務脈絡的發展、要素與標準,進而論述社會工作專業應如何回應社會對於品質的期待。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4/03/18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868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