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期 社會工作專業與新興社會議題(2007年12月)
應用資訊科技以預防青少年網路成癮的理論初探
由於網路的普及與現代人對網路的高度依賴,網路成癮已經成為資訊社會下特有的社會問題,也是現代人必修的一門課。媒體報導一位高職生因為玩網路遊戲疑似網路成癮,遭家人阻止上網後燒炭自殺,案父說「都是網路害的!」(依麗莎,2007/08/30)。到底是誰害的?有人死了,大家總不免要追究原因,但再怎麼追究對與錯,傷害都已造成。網路成癮已經衍生很多問題,如何避免更多類似的案例再發生,是整個社會該去思考和面對的,更應該提出一些策略和行動來解決。
目前校園內對於青少年網路成癮的預防機制主要是以教育部訂頒的三級預防制度為主(教育部訓委會,2003)。就成本效率上來說,可能需耗費相當的時間與人力;而就效果上來說,其結果究竟能多有效或不同人所提供的服務是否有一致的品質,這些都是現行制度推行上需要考量的。
與青少年的工作很講究兩個人是否站在同一個溝通頻道上,否則就會像「雞同鴨講」。「溝通頻道」對了,服務提供者與青少年在心理上感覺很接近,則後面所提供處遇服務才會更有效。大部分的青少年喜歡使用最新科技來溝通,包括電腦、網路、手機等,尤其對網路成癮者而言,運用資訊科技來做服務輸送就更具有關係建立上的優勢。另外的優點尚有;網路與手機的普及性與便利性,匿名性可減少人與人面對面的緊張,節省工作者人力與符合成本效益、維持服務的信效度,減少人為的誤差等。故利用資訊科技提供服務給青少年一直是一個受到肯定的作法。
高雄「張老師」從1996年起開辦所謂的「網路諮商服務」,以BBS和e-mail結合諮商人員(「張老師」),提供以文字為主的諮商或諮詢服務,讓網友們在網路上有一個談心的地方(彭武德,1997)。之後隨著科技發展,世界各國的各級學校、諮商輔導、社會福利等機構更推陳出新,積極應用最新的資訊科技於人群服務。其工作模式從以電腦為輔(Computer-assisted)到以電腦為主(computer-based)的案主自助性服務;從單機操作的軟體,到可在網路或手機上溝通的管道;從以文字為主的非同步(asynchronous)互動,到以多媒體聲音影像的同步(synchronous)即時互動。但這些卻只是服務活動類型(type of service activities)的變化,而沒有掌握住人性化服務最該重視的成效(outcome)──亦即對案主的影響。換句話說,只做到機構要產出什麼服務(產出導向,output-oriented),而忽略了案主到底獲得什麼(成果導向,outcome-oriented)。從實務上來看,一個機構的績效若只能提供服務人次,而沒有呈現案主改變的服務成效,是只有「量」而沒有「質」的績效呈現方式,如此做得再多也無法確定是否做到優質的服務。
除了對服務品質的考慮之外,提供服務時是否有理論的導引也是一大值得關注的重點。國內最早成立「網路諮商服務研究室」的王智弘老師(2003)認為,有4個諮商理論或可做為提供網路上個別諮商服務的基礎,包括敘事治療取向、焦點解決取向、多重模式取向(Lazarus之BASIC-ID);以及認知行為取向。可惜這些文獻都還只是專家的論點,尚未經過研究的檢驗,無法確知其在實務上是否有效。
網路成癮已經是一個社會問題,需要更多有效而可信的方案讓實務界運用,而要設計一個好的方案,現有的理論和研究結果應可提供一些方向與節省不必要的摸索。有關網路成癮的國內外文獻已經不勝枚舉,但多集中在診斷、界定、及相關原因的了解等,例如陳淑惠(2003)等人已編製出「中文網路成癮量表」,彭淑芸等人(2004)提出一個「網路沉迷關聯模型」,許多碩士論文也圍繞在這個主題。但在如何提供有效的服務上的相關理論與研究則還很少見,尤其是如何善用資訊科技來提供服務。事實上,美國的多個中央部會已經採用以證據為基礎的實務(EBP)原則,要依據該方案的證據強度做為制訂政策或補助方案經費時的重要指標。例如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Drug Abuse,簡稱NIDA)等。而國內仍缺乏實際在網路上執行較有系統的方案、實驗研究、更遑論要做出某項實務工作是否有效的因果推論。故為彌補這個知識的落差,本文將嚐試引用現有的理論模式及其評估性研究,特別是有關資訊科技運用方面。俾能讓讀者了解各種理論在規畫設計資訊科技方案或直接執行實務工作時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