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期 社會工作專業與新興社會議題(2007年12月)
青少年網路沉迷的心理分析與因應
世界網路化已成為當今的發展趨勢,人們於生活中多面性地運用電子數位科技,諸如電子信箱(e-mail)、電子商務(e-commerce, e-business)、手機上網(e-WAP)、電子公文(e-document)、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股市電子交易(e-stock)、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等,使人們獲取資訊的速度隨著科技的進步成為瞬間之事。網路的出現改變著人類的生產模式、人際交往模式與生活方式,同時,亦改變了人們的心理、情感及思維模式。
行政院研考會(2006)針對國內城鄉數位落差調查結果顯示,國內民眾上網率與上網人口均創下歷年新高。台灣地區家戶連網率由2005年的70.6%攀升至2006年為74.5%,平均每四戶就有三戶上網,平均每戶擁有1.5台電腦;全台12歲以上民眾曾經上網者也自62.7%增加為64.4%,國中小學童有高達99.7%曾使用電腦,粗估目前上網人口已達1,260萬人(行政院研考會,2006)。
該項調查也發現,傳統社會互動行為模式正逐漸被顛覆,七成三的網路族使用網路傳呼媒體(MSN、即時通等),三成三使用網路電話。值得注意的還包括,七成四的中小學學生使用網路來聊天,其中國小六與國二生使用網路聊天及玩線上遊戲的比例更超過八成。從上述的調查研究可以發現網路使用人口普遍化、低齡化的現象,同時網路也成為青少年族群在人際交往與休閒娛樂上的重要管道。
當網際網路的開放性與便利性造成各類型文化或活動蓬勃發展之際,經由網際網路而引發的社會問題也逐漸形成並被凸顯出來,網路沉迷即為其中一例。關於網路沉迷之盛行率,國內外的調查資料不盡相同,以台灣地區為例,Lin與Tsai(2001)發現有8.1%的高中階段網路使用者屬於網路沉迷高危險群,另於柯志鴻、顏如佑、顏正芳、陳正宗、顏嘉男、陳淑惠(2005)針對高雄地區國高中階段青少年網路沉迷之調查研究發現,有19.4%的青少年被診斷為網路沉迷疾患。若以青少年上網人口持續增加之態勢,青少年網路沉迷高危險群正以驚人的速度成長。
網路沉迷在臨床上的特性是指過度地使用網路(通常與工作或學習無關的內容),而導致個體在社會、心理、生理損害的一種上網行為(王景芝,2005:61)。英國心理學者Griffths(1999)認為網路沉迷係一種「科技成癮」(technological addiction),並假設成癮源自於一種或多種的網路使用特性,亦即複合媒介特性(hybrid media),屬人機互動(human-machine interaction),而非物質涉入的行為性成癮,通常有特定的誘因與增強因素而導致該行為傾向的持續增加。美國匹茲堡大學心理系教授Young(2004)並表示個體為逃避現實生活壓力及其所衍生的挫敗感,很容易因為網路的虛擬性、即時性、匿名性等工具性特色,選擇沉溺於網路世界,藉以宣洩現實生活中的不適或尋求滿足。長期下來,將勢必排擠其原先的生活作息、社交與休閒活動,造成生理與心理健康上的創傷,例如大腦前額葉血流下降,影響認知思考之運作,甚或誘發攻擊性行為(黃庭郁,2006)。
如何把網路沉迷對青少年帶來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已成為社會大眾關注之焦點。本文旨在首先介紹國內外學者對此現象的基本特徵,而後探討影響青少年沉迷網路的心理性成因,最後提出具體的因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