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19期 社會工作專業與新興社會議題(2007年12月)

面對全球變局社會工作的挑戰與不變之承諾

「百萬刷手、校園營養午餐剩食收集者」、「億萬豪宅買家、露宿街頭公園遊民」、「金字塔頂端的消費群、夜市的消費者」臺灣新聞報導之視角與媒體鏡頭下的兩極化生活世界,當然有媒體案例放大與對比效應,但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趨勢分析,似乎在預告全球市場經濟發展浪潮下,分處兩種不同生活世界人群的命運。2007年11月12日出刊的新聞週刊雜誌中George Wehrfritz一篇名為「社會流動之死(The Death of Social Mobility)」的專論性文章,探討了南韓、香港、台灣、新加坡等亞洲四小龍過去經濟發展帶動的社會流動機會,將因社會不公平的分配機制而出現停滯的危機。受訪的香港中文大學社工學者Wong Hung感慨的指出:「過去的人們懷抱的希望,現在則難以奢望有朝一日成為中產階級份子」。讓底層民眾失去力爭上游期待初頭天的夢想希望,除顯示社會流動之死,也為社會之進步發展埋下不安的因子。

最近由望春風出版社印行的一本書「玻利維亞街童的春天」藉由一位台裔哈佛醫學學生進入此拉丁美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玻利維亞的首都拉巴斯,擔任義工服務街童的切身經歷。如作者書中所描述的街童,在拉巴斯街頭維家,平均年齡時四歲,百分之九十受過肉體虐待與吸食毒品,女街童有一半以上懷過孕,百分之三十八被性侵害過,她們活在邊緣中的邊緣,生死如蟻無人聞問。國家治理機能喪失與官僚貪污舞弊,造成國內經濟崩盤與加上跨國企業掠奪天然資源,此不公不義的政治經濟結構與動盪不安的社會,就是成千上萬街童產生的根源,而當地的社會工作者面對此複雜情勢,除以孤兒院為據點搶救與保護街童避免毒害和暴力傷害,並與國際非營利組織結合,帶入可能的國際性資源為搶救任何一位街童而共同努力,本書作者在此背景下加入,並藉由與街童的接觸過程,寫下此令人讀完十分動容與心靈震撼性的一本書。

納入全球經貿分工體系的台灣社會,近年來浮現的卡奴、工農問題、新住民與移工、毒品槍枝氾濫、愛滋毒癮、新型疫病、人口販賣、貧富差距擴大及新貧人群等新興社會議題,除嚴苛挑戰政府的治理效能與回應力,加上因政黨惡性競爭的過程,嚴重政治對立造成持續深化的社會裂痕,令人最擔憂的是促進社會團結之公義價值與互信基礎的流失,社會信任機制瓦解與社會資本無法累積。那麼面對此內外充滿動態與變異性,且不斷演進與發展的歷程,我們如何實踐社工專業責任與型塑社會工作的未來?如何重新檢視與界定成為一位社會工作者所代表的意涵是什麼?什麼才是稱職的社會工作教育者?又什麼才是有效的社會工作實踐者?

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概念雖出現在1990年代末期,但至今仍是最具主流性與爭議性的名詞(buzz word),對此概念相互衝突的態度與觀點並存且多樣,英國兩位國際知名社會政策學者喬治(Vic George)、懷丁(Paul Wilding)在其兩人合著「全球化與人類福利(Globalization and Human Welfare)」一書中針對全球化所涉及的過程各界勉強獲得的共識,列出八個項目:

第一:在世界各地不同的社會間的連結增加且深化。

第二:金融資本、訊息與文化活動幾乎毫無阻礙地在世界各地流通。

第三:多國公司漸增的活動與權利。

第四:在許多國家經濟成長伴隨著升高的分配不均現象。

第五:全球消費文化形成中。

第六:更多國家的人民旅遊與移民到更多國家;更快速的運輸與通訊方式而使得時間與空間加緊被壓縮。

第七:公眾對世界所發生的事件,以及該事件對本國的可能影響有更多的覺醒。

第八:政府與非政府的超國組織快速成長,補充、代替與資支持性民族國家的活動。

此概念看似與社會工作無直接的關聯,但全球化的事實(reality)對所有社會及其組成之次系統已帶來影響,全球化的過程與效應,除對區域性發展產生衝擊,當然對福利制度與社會工作的實踐也有實質的影響。故全球化的議題如何影響社會福利制度與個人福祉,甚至在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國際社工專業組織和各國社會工作界如何回應此潮流,並對此產生新興跨國之社會與人群問題,能否如90年代興起一句十分流行的話語「全球思考、在地行動(think globally;act locally)」,在教育目標與實踐策略有所省思與新作為。讓在地社會工作實踐與學習者開始有國際的接連和嶄新的行動架構與思維。

作為國際性的助人專業,面對21世紀全球化迅速變動的新局和新興社會議題,又社會工作如何回應?誠如國際社工作者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ers,簡稱IFSW)在2000年7月於加拿大蒙特利爾所舉行之世界大會,對21世紀社會工作所面對的新環境,重新給予社會工作一個新的界定:「21世紀的社會工作是充滿動態與變異性,是不斷演進與發展的歷程,因此難有一種定義可以涵蓋它。社會工作專業終究在促進社會的變遷,化解人群關係的問題,促進人群權能意識的提昇與自我解放,並增進生活的福祉。應用社會系統與人類行為之各種理論,社會工作干預之焦點,在人及其環境間的互動,而人權與正義的原則,是社會工作實踐的基礎。」又全美社會工作人員協會在1990年對於社會工作者的努力目標與責任列舉出的下列任務,符合社會工作「人的提升、社會改造」之核心信念,也是身處不同政治、經濟及社會體制下社會工作實踐的參考原則:

1.消除個人及制度層面的歧視

2.確保每個人能使用所需的資源與機會

3.擴充每個人的機會與選擇權,特別是對於弱勢者而言。

4.尊重文化差異

5.倡導促進社會正義及改善社會情境

6.鼓勵參與政治過程

在全球化發展趨勢下,政治民主、經濟自由、社會多元等三面向,仍是我們持續觀察與規劃面對台灣新興社會議題策略和社會福利發展遠景的基礎。特別是當前政黨惡性競爭對整體社會對立與不安的現象,從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的觀點,我們如何思索減少社會人群之間的對抗與排拒,促進社會的融合與進步,是當前此社群義不容辭的責任。而1993年歐盟社會政策綠色白皮書強調的凝聚(solidarity)在社會福利中的重要性,進而衍伸出社會排拒對歐盟整合與社會基礎破壞議題的探討,此發展經驗與理論概念,是否可以引導我們進一步去思索台灣社會工作的新內涵與理念,建立新的論述,整合社會的共識,創造多元與包容的社會,此有待社工實務與學術社群更深入的對話與溝通。

「促進共振共融、減少互斥對立(Promotion Inclusion/Redressing Exclusion)」,是國際社會工作十分重視的議題,而正義與人權的原則,或與國際人權思想與價值體系相接軌,可以視為我們在面臨全球化的趨勢下,回應國內新興社會議題的實踐與理論基礎嗎?而這也是的一種可能面對新局與提出有效對策之機會與選擇嗎?又在社會價值混亂的當下,如果社會工作是道德代理人(moral agent)?如果社會工作也是一種道德性活動(moral activity)?Ife認為人權觀點提供了社會工作者面對社會道德論述與決策過程之思考和行動的架構。讓我們用普世的價值與原則,站在最高點觀照和透視全球與在地紛雜失焦問題之本質,並思考如何有效實踐社會工作專業的使命:「促進人類福祉,協助滿足其基本人性需求,特別要相互效力,關注弱勢族群、受壓迫者及貧窮者的需求和增強其能力。」而這也是面對全球化變遷與挑戰,社工專業不變的承諾。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4/03/18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290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