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73期 社會工作專業與人才培育(2021年03月)

以社工角度看心理衛生社工的實務現場

  近年來發生多起重大案件,從無差別殺人到精神病患者當街殺害幼童,都不斷引發社會譁然,107年2月衛生福利部核定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其中策略三的部分在加害人治療處遇及精神疾病合併加害人的這個族群,希望衛政能從心理健康角度介入,將社工專業帶入衛政,納入心理衛生社工(以下簡稱心衛社工)來協助精神疾病合併保護案件加害人,希望以家庭為核心之基礎概念,滿足保護性議題精神病人之整體家庭福利服務需求,一起完整整個社會安全網絡。

  108年社區發展季刊第165期〈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以精神疾病個案危機事件為例〉中提到,心衛社工除協助個案就醫及提供疾病藥物衛教外,更應提供具社工專業之家庭評估及處遇,增加對家庭脆弱性及自殺、暴力風險之敏感度,以掌握家庭各面向之需求、功能及風險狀況, 有效預防風險議題之發生(諶立中、李炳樟、紀馨雅、何佩瑾,2019)。心衛社工背負各界期待,除了須具備上述各領域的知能之外,眾所關切的還有這樣一個新的角色如何與既有的網絡合作銜接,如何創造、補充過去被認為缺乏的那一塊。

  實際上從計畫草創時期運作到現在進入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在進行個案服務過程中,發現精神疾病合併加害人這個新興弱勢族群的資源配套相較於其他弱勢族群實在是少之又少。林惠珠認為「精神病人的復原不僅需要妥善的醫療資源, 也需要社會福利資源的介入與協助,以減少病人在生活適應上的困難,並減輕家屬的負擔,增加疾病保護因子」(林惠珠, 2020)。這個新興族群除了病人的身分同時也是加害人,以及他們在家庭中的角色,除了醫療需求之外,他們也會有其他各種可能的匱乏,而經濟的需求也不僅止於醫療費用而已。

  但目前除了原先社會上普遍性的資源外,這個族群現在擁有的只有社工,然而助人工作並不是單有社工這個角色就能成事,社工需要很多工具做為服務的後援與籌碼,在為一個全新的服務對象設計服務計畫的同時,是需要體制上非常多的調整與支持,例如法律條文的增修、計畫內容更清楚的制定、網絡單位對心衛社工服務內容與對象的認識,以及衛政本身從中央到地方對於社工專業特性有充分的理解與包容,協調原有的精神照護系統並給予更多發揮的空間及經費彈性運用,並制定更合理的工作執行計畫。以下便探討心衛社工在計畫執行過程與實務案例中的發現。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21/04/09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2859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