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07期 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2004年09月)

張鴻鈞先生與臺灣的社區發展工作

民國40 至60 年代,臺灣的社會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之變遷過程中,產生許多新的社會問題。當時的政府需要新的社會福利政策,當時的社會也需要行政與實務界、教育與學術界的合作,以應付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在許多措施及運動的進行中,社區發展工作是一項重要的成就。而推動這些工作的幕後,有一位無名英雄,那就是張鴻鈞先生。

由一些文獻資料顯示,「社區發展」幾乎是由張鴻鈞先生來臺才開始積極推介倡導的,例如:文建會文化白皮書(2002)指出,「追溯起來,早在傳統中國社會的鄰里組織之中,便有類似社區的組織。不過,國內引進社區制度是受到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社區主義的影響,尤其是嚮應聯合國的社區發展政策。西方社區運動開始於十九世紀末,但直到民國五十年代,聯合國推行社區發展才開始對我國產生影響。民國51 年,張鴻鈞出任聯合國亞經會社區發展訓練顧問,於是將社區發展概念引進臺灣,並協助籌備臺北市社區發展實驗計畫。」

民國58 年,筆者在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就讀,選修了一科社會工作的入門課程「社會工作概論」,授課教師就是張鴻鈞先生。這是一整學年的課,但第一個學期要結束了,張先生還在教授有關中國歷代的社會福利理念和措施。由於當時並無這方面的教科書,張先生一邊說課,一邊在黑板上寫下一些資料,而在課堂上的學生們則忙於抄寫筆記。當時的我只是一個少不更事的學生,只知道張先生是自聯合國退休後到東海大學任教,而在整個授課的過程中,覺得張先生幾乎是傾囊相授,他常說的一句話是:「這些是很有用的東西,很好的東西,你們要知道」。當時雖無法具體瞭解張先生所謂中華社會和文化中的「好」東西,但張先生上課時的熱切和誠摯,讓人如沐春風,至今回想仍有此深刻的印象。

時代更迭,政黨輪替,但過去努力過的痕跡不容抹滅。本文的蒐集資料方法是採傳記法、文獻法和口述歷史法。就傳記法方面,僅有一本「張鴻鈞先生社會發展言論彙編」,是在他過世一年後印行。就文獻的部分,除了張先生發表的文章之外,盡量蒐集當年相關文獻中是否有提及張先生之處。但是由於張先生發表的文章不多,且文獻中提及張先生之處也少。因此,再採口述歷史法,筆者先後訪問了當年與張先生有接觸或共事之人,包括徐震教授、王培勳教授、蔡漢賢教授和丁碧雲教授等,以及我的同班同學汲宇荷小姐。

至於筆者的社區工作經驗,則是受到徐震老師的啟蒙,當年就讀東海大學期間選修徐震老師的「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後來擔任助教和講師期間參與東海大學實驗社區的服務。受聘於東吳大學後,在參與居住的生活社區中的由下而上的社區行動中,經驗和感受了社區的力量和成果;此期間也曾應邀參與臺北市社會局黃春長擔任第七科科長時組成的「臺北市社區工作小組」。

雖然張鴻鈞先生真正在臺定居時間不長,自民國57 年至62 年,在臺僅僅五年全時間的奉獻;但在此之前,自民國40年代起,張先生人在美國,即經常與當年在大陸社會部時期的舊識時相聯絡,更在民國51 年後陸續來臺,對臺灣社會福利和社會工作的產、官、學界都有接觸和貢獻。本文先簡述在時代的脈動下,張鴻鈞先生的生平與社區發展工作事蹟;然後簡述臺灣社區發展工作的開始與張先生的關係,以及從五方面闡述張鴻鈞先生對臺灣社區發展的貢獻。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4/03/17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2893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