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17期 國際潮流與社會福利(2007年08月)

福利混合經濟下的協同合作

自1970年代以降,社會與經濟發生了劇烈的改變。經濟發展停滯、人口老化、失業率升高,資訊科技快速發展,我們可以從「後工業社會」、「後現代社會」、「知識經濟」「後福特主義」和「全球化」等名詞,了解學者試圖解釋20世紀末社會結構所產生的變遷。在21世紀的今日,國家對「國際競爭」議題,比「社會平等」的議題更為重視。為求國際競爭力,平均工資的單位成本就必須壓低,隨之而來便是減雇主的稅、減受雇主的社會給付、加強市場機制如私有化、去管制化以追求更高效益的政策。而在變遷社會中所產生的新需求和新風險,政府在面臨愈來愈困窘的國家財務狀況,也愈來愈沒有足夠的資源發展更充分的再分配的政策,只能轉而以新的概念來架構新的福利政策。這也就是所謂的第三條路政策,在這個政策下鼓勵公私部門合作,以非營利組織為基石,強調公民參與,建構一個「公民社會」。

在新自由主義與第三條路政策的推波助瀾之下,福利國家傳統上由公部門提供福利服務,逐漸混合以委託第三部門,或是由私部門補充的形式。這種混合著追求利率的私部門、非營利組織的第三部門及家庭親友的非正式部門,共同提供服務的多元途徑,被稱為「福利的混合經濟」(the mixed economy of welfare)(Gilbert & Terrel, 2005)。相類似的概念也有以公私部門合夥(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福利多元主義(welfare pluralism)、福利社會(welfare society)來稱呼這種新型態的福利政策。它強調的是以非營利組織的擴展來補充過去的福利體系,並加入市場的元素,例如競爭的機制、自由選擇的機會和資本的累積等。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4/03/17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290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