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16期 國民年金(2007年05月)

新貧與激活︰當代社會救助政策發展方向與能力取向的闡釋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透過充分就業、完善社會保險體制,以便謀求社會團結(social solidarity)與社會整合(social integration)的目標是社會安全體制設計的重要指導原則。但在1980年代前後,歐、美「新貧(new poverty)」現象產生,原始制度構想中的諸多預設在快速社會變遷之下難以繼續存在,傳統福利國家無法順利運作,社會排除(social exclusion)乃至福利依賴(welfare dependency)現象接踵出現(Esping-Andersen, 1999;Taylor-Gooby, 2004)。因而針對社會救助而來的種種批判不斷,再加上經濟全球化的緣故,催促著新一波以「激活(activation)」為主的福利改革呼聲(Peck, 2001)。

這種社會救助政策走向的變遷它在現象上涉及了新貧問題的產生;在論述上摻雜了理解貧窮的新舊觀點;在政策上與促進就業、防止社會排除,並試圖再度取得社會融合的做法有關;在具體措施中則和各式提升能力的脫貧方案相聯繫。Jessop(1993)、Peck(2001)、Torfing(1999)等人更認為這項發展是由凱因斯福利國家(Keynesian welfare state)走向熊彼得工作福利政體(Schumpeterian workfare regime)的轉向。傳統上基於社會權利的福利給付,被當前強調權利義務平衡的工作福利(workfare)或激活(activation)方案所取代了。

觀察我們國內,新貧現象似乎也隱隱出現,鼓勵工作自立的措施也不斷的加強。在學界,黃世鑫、林志鴻、林昭吟(2003)、林萬億(2002)、張世雄(2001)等人曾經陸續為文論說,並針對相應對策反覆申明其中所潛藏的意識型態。去年初(2006),第342期〈天下雜誌〉參酌《下流社會:崩潰的日本中產階級》(吳忠恩譯,2006)一書,以封面故事對比台、日的方式,更直接警醒台灣的中產階級不只蒸發了,而且還有邁入「下流社會」的可能性。面對這樣的說法,挾著它通俗讀物的普及性,不但引起社會相當大的關注,同時也催逼著將新貧問題提上議程。無獨有偶地,行政院值此之際推動「大溫暖」計畫以及不久之前所倡議的資產累積(asset building)方案,固然或有其他考量,但彼此間又似乎不無枹鼓相應的意味。

面對國內外這樣的趨勢,我們認為有進一步掌握歐美社會救助政策的發展方向,並歸納出重要類型與限制的必要。從中我們還援引了沈恩(Amartya Sen)「能力取向(capability approach)」論點,試圖為目前發展方向提供可能的闡釋。盼望可以藉以作為社會福利及社會工作人員日後實務操作時省思借鑑的地方。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4/03/17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867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