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102期 經濟發展與社會福利(2003年06月)

紐西蘭福利與經濟辯論:全球化、風險社會與第三條路

「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國際社會關係的強化過程,它把遙遠地區與地方事件關聯起來,據此,地方事件受到遙遠地區的形塑,而遙遠事件又回過頭來形塑地方事件。譬如說,個人的飲食習慣可能是由居住在地球另一端的食品供應商所決定。其實,這種過程已造成地理、時間與世俗活動的壓縮,進而造成社會發展的轉變。誠如英國社會理論家季登斯(Anthony Giddens)指出:全球化是一種範圍廣泛的進程,它受到政治與經濟影響力的聯合推動。換言之,國家、商業團體與其他組織均積極地促進了其發展。就國家權力轉變的意義來說,全球化正從民族國家中「脫離」出來,而且也在「向下滲透」;它不僅創造了新需求,也創造出重建地方認同的新可能性(鄭武國譯,一九九九:三二─三九)。

近年來,各國經濟與福利辯論的產生,而全球福利改革的需要也成為第三條路(third way)政治哲學重要部分的主要原因有三:一、現存福利結構已和世界經濟與社會變遷脫軌:譬如說,形成社會不平等的動力與處理社會風險的方法和過去不同、婦女勞動參與率增加、單親家庭更多、工作與家庭生活關係的改變,以及平均壽命與醫學進步改變醫療保健體系,並帶來許多新問題。二、在某些方面或某些國家,「福利國家」已變得難以維持:福利體系的根基逐漸遭到毀損,已無法符合一般人期望製造更強社會連帶的可能性。國家負債高舉、稅收短缺不足與福利支出縮減不僅顯示出政府財政緊張的窘態,也引爆納稅人反抗、世代間鴻溝與富裕者和窮人間的衝突等新社會衝突。三、「福利國家」的限制與矛盾需要直接處理:全球福利改革或體系再造,可視為直接處理的行動。此外,對抗社會排除就是在更廣的陣線上對抗社會不平等。因此,為了增進或保護其他人的生命條件,避免短期的社會剝奪變成永久的剝削,將權利與責任聯繫在一起的的新社會契約也必須整合到福利改革體系中(許家豪,二○○二:八八─九七)。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探討紐西蘭洲社會福利與經濟發展間的辯論關係,並述及紐西蘭經驗對於臺灣社會福利政策的可能啟示。首先,論述焦點擺在紐西蘭社會如何面對國際脈絡的全球化衝擊,以及它所造成經濟重建與福利改革的影響。其次,我們探討福利與經濟發展所產生的全球化、風險社會(risk society)與第三條路等議題之辯論。最後,我們則試圖提出紐西蘭福利與經濟辯論經驗對臺灣社會福利與經濟發展所具有的政策意涵與省思。

附加檔案下載
查看更多
發佈時間:2014/03/14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882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