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期 社會福利資源網絡與行銷(2006年09月)
影響癲癇青少年生活壓力因應策略相關因素之研究
疾病對大多數的人來說都是一種負擔,尤其是面對慢性疾病則需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與勇氣(王美華,2001)。對病患個人而言,疾病的過程是持續進行與發展,病人通常處於具威脅或挑戰的情況下,使得他們無法有能力且有效地適應並完成日常生活;面對生活型態的永久改變,其尊嚴與自尊(self-esteem)受到威脅,這些問題都是病人在罹病前無法完全預先準備或預知(Burckhardt,1987;引自杜青芬,1996)。
漫長的生病過程,會對患者生理、心理、社會等層面有所影響,Lipowskis認為個人對疾病的經驗包括:失落、憂鬱、不良因應策略,且這些是交互發生(引自謝玉玲,1996)。因此,個人如何去看待及因應疾病所產生的影響,對於病人日後的適應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癲癇係一常見的慢性神經系統病徵,也是兒童及青少年最常見的慢性疾病(謝玉玲,1998;陳麗娟,2001)。盧玉強(2000)曾指出美國每年約有0.5~1%之美國人發生癲癇,台灣目前也約有22萬之癲癇人口。據遲景上(1985)以台中地區38所小學共57,944位學齡兒童為研究對象,發現共有388位國小學生患有癲癇,其罹病率約為0.67%,也就是說每一千位學齡兒童裡有6.7位學童患有癲癇;換言之,台灣至少有3至4萬名兒童是癲癇患者(關尚勇,2000)。Forsgren(1996)發現年紀在19歲以下的癲癇發病率,占最多的是介於10~19歲之間者(陳麗娟,2001),此時期正為青少年期發展的重要階段;而癲癇疾病的特徵為「不定時的再發」和「不確定的發作頻率、嚴重度及預後」(胡菊真,2002);因此,對於罹患癲癇慢性病的青少年而言,他們不只面臨自己原本人生發展之重要轉型,還要面對因疾病所帶來之社會心理問題。由於慢性疾病會干擾個人的生活品質,癲癇病患出現的症狀常常是持續的,因此更影響病患的生活作息(陳麗娟,2001)。
研究者曾服務於醫療機構,無論在門診、住院或是參加癲癇病友團體活動時,發現許多癲癇青少年患者,其社交退縮沒有朋友,缺乏基本生活能力(如:雖肢體完好無損,卻從不曾單獨出門),無法就業,有些受到家人過度照顧保護而產生親子衝突,處處可見疾病影響個體及家庭的生活品質匪淺。然而也的確有另一類積極正向的病患,他們不受疾病限制,無論在學習游泳(許多泳池禁止癲癇病患進入)、才藝創作等方面,仍能發揮所長而有不錯表現。在許多慢性病病人的相關研究發現,對於疾病的認知愈好,面對疾病態度愈正向,且自我照顧行為也愈積極,生活品質也隨之提升(Dunn, Beeney, Hoskins & Turtle, 1990;黃世滋,1995;引自黃秀梨、吳佩蓉、許淑蓮、蔡敦仁,1996)。
對慢性病患來說,「因應」是指為了保存身體和精神的完整性、恢復或補償失去的自我能力,努力降低慢性疾病所帶來的威脅,並緩和其所引發的不良情緒,所採取的所有認知與行動(蔡麗美,1994;鄭幸宜,1998)。國內外有關慢性疾病的研究均顯示:正常化(normalization)是病患以及其家屬最常用的因應策略 ( Mott, 1985;引自白瑞生、黃愛娟,1991)。由於慢性疾病患者仍有相當長的時間可以存活,因此需要學習與疾病共處,以改善生活品質,降低疾病衝擊。
由於醫療不只是延長患者的生命而已,醫療的目的也是在幫助患者提昇生活品質及生命意義(鄭美玲,1997)。研究者從臨床工作上的觀察發現,病患的抗病過程,從瞭解/接納疾病,到生活適應/因應策略的選擇,並非跳躍式的進行,其中深受個體主觀壓力覺知、人格特質與社會支持的影響。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即欲以深入探究癲癇青少年生活壓力、人格特質、社會支持與個體因應策略之關係,認為因應是一個改變的過程,並以Hill(1958)所提出的ABC-X壓力模式作為驗證此假設之架構。(見圖1)。
P365
圖1 ABC-X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Hill, 1958.(引自周月清等,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