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滑梯是誰的?》──從繪本認識兒童權利與遊戲素養
臺灣在2014年將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納入國內法規,保障兒童休閒娛樂、表意等權利。今年,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為推廣「兒童權利」及「遊戲素養」的概念,推出橫跨實體書、電子書、動畫等多種媒介的繪本《溜滑梯是誰的?》,今(112)年在3月25日兒童節前,與親子天下合作舉辦新書發表會,邀請衛生福利部李麗芬政務次長、社家署李臨鳳副署長等人共襄盛舉,並由繪本作者王文華老師與人權教育專家黃鐙寬老師為大小朋友進行繪本導讀及說故事活動。
《溜滑梯是誰的?》描述男孩強強一開始霸佔了遊戲場的溜滑梯,但是一直守著溜滑梯讓他一點也不快樂。而後強強在與其他小朋友的互動中,一起規劃、打造出了每個人都可以開心遊玩的遊戲場,他也從中學習到了共享的觀念。
王文華老師分享,故事的構想源自於女兒幼時的親身經歷:他的女兒曾經因為被搶溜滑梯而哭,而佔領溜滑梯不讓別人玩的小朋友最後也哭了出來。在社家署的建議之下,他又試著加入身心障礙兒童、安全的遊戲規則及兒童表意權等等元素,最後形成了內容豐富的繪本故事。王文華老師認為,現代家庭生育較少,許多小朋友都是獨生子女,不太懂得如何與其他人一起玩、一起分享,而遊戲場就是小孩接觸人群、開始學習互動的重要場域。過去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密切,現代人們更加疏離、多了許多防衛心,但到了遊戲場,每個人都會把笑容和心打開。所以,他以遊戲場為背景,希望藉由此繪本傳遞「共享」的概念──溜滑梯是大家的,一起玩更好玩。
黃鐙寬老師認為,「遊戲」是從有「人」這個物種開始,就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透過遊戲,人們可以探索新事物、想出不同的解決方案並玩出新意。因此,「遊戲」對每個人來說都極為重要。他與現場觀眾分享親子共讀的方法,除了繪本,還可以善用「我的任務思考」、「親子共讀挑戰」兩份學習單以及繪本所附的手指偶,與孩子進行角色扮演,模擬在遊戲場的互動,一起思考如何玩得安全、玩得開心。他鼓勵家長們多陪著孩子到遊戲場、公園走走跳跳,同時也提醒:「教育需要等待,孩子們成長需要等待,觀察他們有沒有自己找出解決的方法,那比你問他、他給你的答案更重要」。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在等待、觀察的過程中,才能真正發現孩子在想什麼、如何處理事情。是以,家長應該為孩子留出一點空間,不要第一時間就衝到前面為他們解決問題;等到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再靠近一點,陪他們想、聽他們說、問他們為什麼?這也是《兒童權利公約》中所重視的「兒童的表意權」,讓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想法,說出他們心目中的遊戲場是什麼模樣,還有他們希望怎麼玩。
衛福部李麗芬政務次長則呼籲,遊戲對於兒童的身心發展相當關鍵,不僅可以促進大腦發育成長,培養觀察能力、推理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增進人際互動。因此,家長們應重視孩子們的遊戲權,並在陪伴的過程中引導孩子注意安全、學習共享、尊重身心障礙兒童的需求。衛福部期待《溜滑梯是誰的?》繪本可以成為臺灣學童最棒的兒童節禮物,在閱讀中建立遊戲素養,體會「一起玩,更好玩」的快樂。
《溜滑梯是誰的?》新書發表會合影。
撰文|李唯瑄
照片|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