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主題報導

融合與開創:社工專業關係、華人社會人情規範與倫理實踐(上)

  相較於多數西方基督教信仰的民族,華人社會屬於集體主義的生活模式,從小就教育以「合群」為美德,將群體生活的意識形態灌輸給孩子;從班級直至長大後的職場中,又或是以家庭為單位出發,乃至於社會中。集體的社會生活中,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皆有追求於「情」於「理」需兩全其美。但社會工作從西方社會發展和引進,其人際互動與處事原則較傾向個人主義,遇到重視關係的華人社會文化,該如何在順應文化的同時,又能把持關係倫理的底線;或是在思考專業界線時,如何不失人情互動規範,又取得案主的信任與合作,但卻能維持義理、情理和合理,達成助人目標,相當重要。本次對談中邀請到三位具有專業背景及相關研究、實務經驗的專家學者與我們一同討論。

  目前任教於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健康照顧社會工作系的曾華源教授,擔任此次的圓桌會議的主持人,於會議一開始即為臺灣目前的社會工作背景做了摘錄:「我們可以在社會工作專業發展過程裡,發現當前後現代社會工作更重視的是如何在社會建構與社會的脈絡下實踐。」隨著時代演進,社會工作從過去的運用資源和改變個人,一直進展到現今的重視與強調在地文化和社會資源的連結性;這樣的轉變,說明了社會工作的實踐貼近社會脈絡的重要。但也正因如此,對於社會工作而言,認識、理解與不脫離社會規範及在地族群文化提供專業服務,日益重要。此次圓桌會議預計討論的主題,就是由「人情社會」的角度出發,探討社會工作中會面臨的扞格,以及需要積極合作的地方。

公平正義的專業關係界線

  主持人曾華源在開場白表示,華人社會相當重視人際關係,「禮尚往來」已成為一種內化的文化現象。在這樣的社會脈絡下,社工與案主的互動經常形成一種親近的互惠關係:社工會為了順利執行案主服務,而積極尋求與案主的人際連結,而案主也會因需要資源,積極與社工員建立熟識關係。在實例中,不乏雙方發展密切,例如,案主會在舉辦歡慶節慶時,邀請社工員參與,抑或為增色社工員的活動,案主主動出席活動等互相幫忙的行動。雖然這樣的互惠有利於社會工作進展,但與此同時,這樣的互動行為背後的社會影響是社會工作者須理解和巧妙拿捏「分寸」。

  在1989年,黃光國先生曾提出「尊尊原則」、「親親原則」兩大社會互動準則。在社會工作的過程中,案主經常將社工的存有視為一個關係脈絡性高的工作者,而非一個獨特的個人,而這個關係脈絡不脫離職場上的位置和地位;乃至於視高低職等而有不同期待,進而延伸出案主更會考量與高階社會工作者建立人情、面子等互惠關係,並且事情處理上,更容易達成一致。

  社會工作主要的核心價值在於要公平正義的分配社會資源,但在實務上,經常面臨因人情關係發展出的互惠循環。在這樣兩相衝突的狀態裡,社工應以何種態度表現提供案主服務?又如何兼顧親疏關係,而能以公平正義的原則進行資源分配呢?以及當服務領域的案主為非自願性質,低配合意願時,應如何在積極提供外展服務的同時,把守應有互動關係界線?

  此次邀請的三位學者專家:宋麗玉教授、張英陣教授、林沂儒督導是希望能以理論結合實務經驗分享、共談社會工作中文化脈絡下的倫理原則和去向,以及人情關係互動的取捨。

契約或關係?以人性論為出發點的社會工作反思

  張英陣教授目前任教於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他從經濟學理論和倫理學角度論述人性論(human nature)與社會本體論下的社會工作本質。他提到:「假如我們關心社會,在乎社會工作,那會直接關係到我們如何看待社會,這兩者(人性論及社會本體論)可說是一體兩面。」面對關係與公平正義之間的衝突,可從過去學校課程所授或是社工倫理專業書籍中,人性論皆建立在經濟人(homo economicus)的角色上看出端倪。

  經濟人的概念將人視作獨立的個體,藉由訂定契約的方式建立關係,最終構成社會。在這樣的假設下,社會構成的每一個人都是絕對「獨立」的個體,並透過理性訂定契約的方式與他人建立關係,這是主流規範倫理學對於人性論以及社會本體論的看法。但後來有部分女性主義者提出,每個人的存有都在關係之中,沒有人可以真正獨自存活;也有部分哲學家及生物學家提出人是社會動物的說法,人仰賴社會而生,而社會則是在複雜的關係裡互動中所生。當我們從非主流學派的人性論及社會本體論作為討論基礎時,彼此關係會變成實踐正義的方式,而不會與公平正義相對立。但當我們所受的教育,以及對社會的想像是立基於相信社會由賦有權利的「獨立」個體所組成時,就會產生公平正義與關係有所衝突的狀態。

  張英陣教授提出,以重視關係的人性論和社會本體論來檢視社會工作中的現象,所謂專業關係的「界線」在社工專業中幾乎不可能存在,或是說非常模糊,也比較貼近「界域」(一個灰色地帶)的概念。他認為:我們要思考的是社工員在這個灰色區域中如何與案主協作,並且培養社工員實踐的智慧(phronesis),以判別在每個狀況下應該如何彈性的調整及處理。但現今臺灣的教育環境中,所參考的主要倫理學書籍,大都還是以西方主流行動道德哲學的觀點出發為主,反應在社會工作的標準作業流程中琢磨考量應如何才較為正確,去劃立關係界線和提供處置工作方法,而非訓練社工員的獨立思辨他所面對的處境為何,應如何才是達成「善」的終極目標。

  同時,社工員與案主之間的互惠關係確實是互相的,卻非對等的。仔細分析起來,雙元關係中的雙元也絕非只是兩人之間的關係。例如,美國女性主義哲學家Ever F. Kittay,她育有一位智能發展障礙的女兒,在長期照顧女兒的過程中,除了兩人之外,其餘的利害關係人彼此之間存有錯綜復雜的依賴關係。因此,她提出了nested dependency的概念,傳達像是鳥巢一般糾結的彼此依賴關係。張教授提及我們應該突破傳統教育中追求理性自主的框架,不要過度依賴對於獨立自主的想像,而忽略了關係中彼此相互依賴的實際狀態,也更能真正從關係出發去實踐正義,而非以想像的界線建立和定義正義的標準,任其與實際的關係產生衝突。

  總結張教授的觀點,當人性論和社會本體論從真正的關係出發,正義就在實踐了,但當人性論和社會本體論從個體權利出發,正義與關係就會產生微妙的衝突。

 

【更多精采的討論議題,請見下篇紀要】

 

主持人|曾華源教授
與談人|宋麗玉教授、張英陣教授、林沂儒督導
列席|蔣麗音、洪敍銘
紀錄|洪敍銘、張愛
攝影|陳宗禧

發佈時間:111/11/25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866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