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好書推薦

災難下的社會性反思——《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運用「社會性基礎設施」扭轉公民社會的失溫與淡漠》

社會性基礎設施會影響到每一個人。僅靠社會性基礎設施還不足以團結兩極分化的社會、保護脆弱的社區,或聯繫起疏離的民眾,但若少了社會性基礎設施,便無法解決這些問題。(頁22)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運用「社會性基礎設施」扭轉公民社會的失溫與淡漠》一書是美國社會學者Eric Klinenberg的著作,他長期於《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財星》雜誌(Fortune)、《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衛報》(The Guardian)等重要媒體上,針對民主社會的公共知識建構、前瞻基礎建設發表文章與見解,關切建設與建築空間,如何與社會性以及人們的生活型態、模式產生關聯,其中又可能衍生哪些變異、面臨哪些問題,而做為政策主導的政府相關部門,又應如何應對,由下而上地——從在地鄰里、社會到國家——達到良性的互動與對話。

        作者指出,「基礎建設」一詞時常被理解為特定的硬體或實體設施,例如運輸、電力、天然氣、石油、食品、金融、汙水處理、飲水、熱氣、通訊或風暴防護等大型系統(23-24),然而卻很少被用來描述「社會生活」的基礎,這顯示出在術語的定義上,長期嚴重忽視了我們所建構的環境空間會深刻影響人際往來的廣度與深度之事實,也是有效促進公民參與和社會互動的方法(24)。

        因此,在作者的觀點中,「社會性基礎設施」的定義,特別指的是吸引民眾進入公共領域的空間,尤其融入「社交生活」所奠定的基礎功能,和傳統的「關鍵基礎設施」的硬體建設,有了根本性的差異——因為人群不會聚集在這些地方(25)。

  在正常的社會運作中,「社會性基礎設施」的功能與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似乎不被凸顯,然而作者卻在災難(如:熱帶氣團、熱浪、颶風、大型火災、疾病)發生時,發現死亡率甚至災難後的失業率、暴力犯罪率等,在不同城市與社區間都有明顯的「韌性」差異,其中的關鍵即在於「社會性基礎設施」的數量與分布密度。作者認為,「社會凝聚力」和「社會聯繫」越高的地區,居民在互動與相互支持的意願越高,特別災難發生時通常造成群體生活模式的惡化或崩壞,良好的社會性基礎設施的重要性,亦因此能夠顯現。

  本書「共同防災」一章,談論到不同地區或社區的居民在面臨災難時的不同展現,他發現對第一線工作者而言,救災行動及脆弱地區的復原,「民間社會最終將會了解哪些人和地方足以抵擋氣候變遷帶來的新威脅」,顯示人們在共同的社會價值觀與聯繫網絡上,相較從上而下的政策體制,更能維繫人身與生命財產的安全。

  自2019年底延燒全球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至今尚未看見盡頭,截至2021年9月,全球已有超過2億人確診,超過470萬人死亡,不論受影響的國家、地域或人數,都遠遠超過歷史上任何的天災或戰爭,人類的社會體系與社交模式經歷巨幅變動,我們也能從國際新聞上,看見在不同的防疫、隔離政策下的城市樣態與社區景貌;作者在本書「維繫健康之地」一章中,提綱挈領地談及,災難或疫病後的社會復原,必須仰賴社區扶持,而社會性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維運,正是提升社會聯繫的關鍵要素,成為時今各國政府不得不嚴肅面對的課題。

身為建築師,我十分清楚建設公民場所何等重要,這些場所包括音樂廳、圖書館、博物館、大學和公園,以及所有開放式場所,民眾可以在那裡聚會和分享經驗。替人們創造美好的地方非常重要,這就是我與克林南柏格的共同看法:我們都相信,美麗──這種美好的場所──可以拯救世界。」──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推薦語。

 

推薦撰文|洪敍銘

 

【書籍資訊】
作者/艾瑞克.克林南柏格(Eric Klinenberg)
譯者/吳煒聲
出版/臉譜出版
出版日期/2021.01
ISBN/9789862358832
發佈時間:110/10/05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2689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