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好書推薦

看見孩子受傷的靈魂──《我們的孩子在呼救──一個兒少精神科醫師,與傷痕累累的孩子們》

每個自我傷害的行為背後,可能都有一顆很想被看見、被好好愛著的心。──頁102。

 

  受了傷的孩子心裡很吵,卻往往說不出口;哭鬧、沉默、憤怒、自傷乃至各種脫序行為,都是他們求救的信號。被娃娃車司機性侵害而哭鬧不已的孩子,苦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最終只能衝出教室的孩子,被同學羞辱、排擠而默默吞藥的孩子……傷痕累累的孩子們來到兒少精神科的診間,被醫師溫暖的擁抱接住。

  本書作者謝依婷為成大醫院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的主治醫師,診治的對象為18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像謝醫師一樣的兒少精神科醫師全臺灣僅有兩百多位,許多人不清楚這個專科的工作內容,甚至聽到「精神科」就感到十分抗拒,因而錯失了治療的最佳時機。《我們的孩子在呼救──一個兒少精神科醫師,與傷痕累累的孩子們》一書猶如兒少精神科診間的素描本,一篇篇的故事記錄了診間的日常,期盼藉此拉近與大眾的距離,讓人們「在真的需要幫助的時候,腳步不至於猶豫太久」(頁269)。

  並不是每一個故事都能有完美的結局。滿腹心事的高中生獨自來看診拿藥,家長得知後到醫院鬧事甚至揚言提告;醫師與社工積極地想要協助孩子,卻因此嚇退家長,並命令孩子不准回診;認為孩子「性向不正常」的家長無法接受醫師的解釋,仍然帶著孩子去一家又一家的醫院,希望能「矯正性向」……但是,我們也看到更多暖心的案例,在勇敢踏進診間之後,獲得改變的契機。

  例如,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小龍,因為容易忘東忘西而不斷被老師警告、同學嘲笑,又氣又急的他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頭也不回地逃離教室。在服藥之後,小龍的注意力明顯改善,不僅和老師的衝突減少,成績也一點一點地回到應有的水準。作者指出,注意不足過動症的孩子因為缺乏注意力、過於衝動,往往在生活中累積了相當多的負面經驗,進而衍伸出不服從、頂嘴爭辯乃至打架、報復等行為。若能深入理解孩子,從他們充滿挫敗的源頭「注意力不足」著手處理,然後重建他們的自信心,慢慢地便有機會改變(頁141-150)。

  又如,清湯掛麵的少女為憂鬱症所苦,卻不希望因工傷在家休養的父親煩惱,獨自來到診間求助。在醫師的鼓勵之下,少女帶著父親一起看診,原本埋怨女兒「囝仔人假鬼假怪」、「不是肖仔看什麼精神科」的父親,與掛念父親身體狀況卻又說不出口的女兒,經過醫師的引導,終於說出對彼此的擔心並各自接受治療,生活重回正軌(頁65-74)。

  時至今日,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疾病」與「精神科」仍有許多誤解,認為「小孩子能有什麼壓力」、「因為不知足才會得憂鬱症」,害怕「留下精神科的就診紀錄,以後會找不到工作,人生就完了」……作者溫柔的文字讓讀者了解,大人眼中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卻可能令還在成長中的孩子們窒息;而給出診斷是為了找到協助孩子的方法,並不是給孩子貼上無法抹消的負面標籤。期盼未來每個受傷的孩子都能被好好接住,不再暗自苦苦掙扎。

 

生命總是脆弱又堅韌,愛與信任破碎之後,只能慢慢地拼湊。希望這段黑夜中的陪伴,可以成為一盞燈,伴著孩子走到天亮,看見海邊的日出。(頁44)

 

撰文推薦|李唯瑄

【書籍資訊】
作者/謝依婷
出版/寶瓶
出版日期/2020.9
ISBN/9789864062027

發佈時間:112/08/30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28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