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好書推薦

從災難中學習與成長——《災難救援、安置與重建》

災難雖難規避,但卻可透過預防、救援、復原與重建,使得災難傷害減低到最小──林萬億〈編者序〉,頁4。

 

  難以預測的「災難」是每個社會都必須面對的議題,不論是天然或是人為的災難,都可能對人民造成巨大的衝擊。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必須面對氣候變遷造成的威脅,以及科技帶來的新型災害,災難管理更需與時俱進,以應對未知的挑戰。《災難救援、安置與重建》一書於2018年出版,融合了學術與實務的視角,彙集、梳理臺灣九二一大地震、莫拉克風災等大大小小的救災經驗,期盼作為臺灣災難管理的指引。

  本書共分成五篇,「總論」先以宏觀的視野探討臺灣的災難史、臺灣的災害防救體系與法規以及災難管理的重要內涵,而後分為「災難救援」、「災民安置」、「復原與重建」、「災難中的脆弱人口與多元文化」四個部分論述。作者提及,回顧臺灣的災難管理情形,在過去無數次的災難中,救災人員關心的焦點往往集中於搶救人員與財物、清理現場、發放災害慰助金,較忽略災民安置、社區重建以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紓解,更遑論從災難經驗中累積防救災的知識(頁13),因此,災難的復原與重建是本書特別關注的領域,其中又以莫拉克風災的救災重建經驗為核心。

  如第22章〈社區生活重建服務系統的建構〉,從九二一震災與莫拉克風災的重建政策切入,比較二者於法制化過程、生活重建服務、文化敏感議題等方面的不同。作者犀利地批判,相較於九二一震災的生活重建制度歷經了漫長的歷程才完成,莫拉克風災的重建政策在短時間內就拍板定案,但是由於政策的制定未充分考量地方的需求,反而引發了另一場災難,如遷村、永久屋安置的過程忽視了原住民族的特殊文化,不僅激起民眾的抗拒,也造成部落情感的撕裂。顯然,九二一震災後留下的寶貴經驗並未成為莫拉克災後重建時學習、參考的對象(頁710-711)。由此可見,傳承救災經驗至關重要,否則即使過了十年、二十年,災難管理制度仍有可能停滯不前。

  第25章〈觀光作為一種災後生活重建〉則從一個較為特殊的角度切入災後的重建復興工作。「災難觀光」能傳承災難記憶,提高民眾的災害視覺,同時亦可成為重建的力量、加速災區復原,但也可能面臨失敗的窘境,甚至造成更大的衝擊(頁827-828)。例如,有地區未依法優先聘用當地原住民從事導覽工作,旅行社指派的導遊對災區原住民抱持戲謔的態度,導致部落拒絕觀光;屏東山川琉璃吊橋在莫拉克風災重建後,吸引大批觀光人潮湧入,影響當地居民生活品質,因而引發摩擦與衝突(頁825-826)。由此省思,災難觀光必須結合政府、學者專家、民間團體、當地居民等多方的力量,並具有縝密、長遠的規劃,方能成為災後重建的助力。

  整體而言,本書針對臺灣過去的災難管理經驗進行了相當詳實、深入的探討,不僅可作為政府制定政策、專業人員投入救災工作時的指引,亦可作為社會大眾增進災難防救意識與災後應變能力的參考書籍。唯有記取過去的教訓,臺灣社會才能在災難中淬鍊、成長。

 

災難造成缺乏準備的社區、基礎建設和國家系統崩潰,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因此,必須要透過災難治理和災難管理來事前建構防衛機制、儲備資源,才能夠在巨大災難中,爭取時間、搶救生命、保障人民安全。(頁924)

 

撰文推薦|李唯瑄

【書籍資訊】

作者/林萬億、張麗珠、李香潔、莊明仁、陳竹上、王秀燕、陳武宗、謝宗都、陳偉齡、劉華園、
   傅從喜、謝志誠、邵俊豪、邵珮君、趙善如、范舜豪、吳慧菁、譚慧雯、蕭淑媛、鍾昆原、
   蔡宜廷、黃瑋瑩、李俊昇、鄭如君、楊文慧、林珍珍、邱筱雅、蔡宜蓉、林津如
出版/五南
出版日期/2018.10
ISBN/9789571198224

發佈時間:112/03/27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282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