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與當代社會環境——《精神疾病製造商——資本社會如何剝奪你的快樂?》
對於有心理健康問題的民眾,社會原本想供更人性化的治療方法,但如書中所述,那些進步的觀念和行動,都被資本主義社會的壓力和篩選所顛覆、傷害和扭曲,甚至道德治療也被當成是一種社會控制方式。——本書第2章〈一切都在腦中〉,頁58。
根據衛生福利部2017年的統計資料,臺灣因精神疾患相關困擾尋求醫療協助的患者,比10年前高了3成;臺大醫院的「兒少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也顯示有將近3成的孩子患有一種精神疾病,以及相當比例的自殺念頭與行為,而這樣的心理危機顯然並非臺灣獨有(頁13)。而這些數據都只表現出4年前狀況,在資訊時代的持續演進中,心理健康與社會環境之間千絲萬縷的關聯,也成為許多人關注的議題焦點。
《精神疾病製造商》的作者弗格森,是英國西蘇格蘭大學的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學榮譽教授,他先後擔任社工人員、社工學者以及政治運動的成員,從患者家屬的互動、對曾經患者的訪談研究,最後為了心理疾病相關政策走上街頭。他也在三十出頭、正臨壯年時期罹患過焦慮症與憂鬱症,在這段迫使他開始質疑自己的痛苦經歷中,讓他對自身有了另一層面的認識。
本書第一章即開宗明義地點出「心理健康的危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2016年統計資料得知,全球有3億5千萬人受到憂鬱症的影響,更大膽推測它將成為失能的主因(頁26)。而其中,窮人、低收入者、失業者等族群,患有心理疾病的機會更高。從各種數據的連帶關係中,可以看出政府的福利政策縮減影響著失業者、失能者,職場上的壓力程度、人際互動、薪資等又影響就業者──心理健康程度並非單指個人的內心層面問題,它是與大環境息息相關的。
作者將本書目的設定為:「不僅是為了瞭解精神痛苦,而且是幫助我們解決和改變產生它的物質條件」(頁8)。在書中,他提供了讀者批判性的視角,檢視精神醫學發展的歷史和現況,但不只批判,更具體地探討當前資本主義社會、新自由主義社會與精神疾病的關聯;更從馬克思、佛洛伊德兩位思想家的論點分析比較中,發現了共通點:他們都認為異化的勞動是心理痛苦的主因。
作者分別從歷史的層面引經據典,定義了「瘋癲」的模式與治療方法,從傳統的魔鬼附身、到醫學層面的探究身體尋求病因。傳統上貧窮家庭只會將心理疾病者關在閣樓,富裕者則會被送往精神病院,隨著道德療法興起,各地紛紛建立了小型精神病院,但卻無法改善治療層面的問題。病人數量多、院方工作量大、護理人員訓練不足,最終回歸身體約束法,精神病院宛如成了患者的監獄,患者更遭汙名化(頁58)。
儘管過去精神疾病飽受爭議與歧視,隨著時代變遷,社會運動的蓬勃發展、價值觀的改變,開始出現了相關抗爭遊行、創立患者聯盟、提供表達平台的刊物等,民眾對於精神疾病的態度、包容度皆逐漸好轉,也有愈來愈多的人能夠認同:「我們需要對社會裡的精神疾病患者採取更加包容的態度」、「應盡可能透過以社區為本的設施提供心理健康服務」、「實際上,任何人都可能罹患精神疾病」……等(頁231-232),顯示相關議題除了備受討論外,也有更多的社會大眾以「設身處地」的態度,關注現代社會下心理衛生的現況與發展。
本書最後更精心收錄了三篇附錄,包括作者訪問精神分析學家埃里希.佛洛姆,以及社會工作研究者林致良所撰寫的弗格森相關理論評介。能使讀者更加了解作者創作本書的核心理念。弗格森也在問答中亦呼應了本書結尾:「為了改善自己與周遭人們的心理健康,勢必參與社會抗爭,以獲得更多的心理健康相關服務」,這同時也是各國社會政策制定的歷程中,不可忽視的努力進程。
能動者獲得一種新的感覺,於是能以從未知道的方式形塑周遭事物──這使我得出革命的定義:不是在某段時間發生的事,也不是翻轉規定和高層人物大洗牌,而是一種心態。感覺到一切已經不再一樣了。(頁233-234)
撰文推薦|姚芳慈
【書籍資訊】
作者/伊恩.弗格森
譯者/宋治德
出版/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9.10
ISBN/9789571379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