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好書推薦

超高齡社會的照護與陪伴——《陪爸媽安心到老:醫療決策、長照資源、陪伴技巧,一本完解不慌亂》

以長期照護需求的觀點,失能率的重要性大於死亡率,因為失能後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資照護;且從失能到死亡的時間愈長,長照需求愈大。(本書第2章「可能造成父母失能,需要長期照護的疾病」,頁27)

  「超高齡社會」背後所代表的涵義,除了是人口平均壽命的延長以及醫療衛生系統與技術的進步外,更代表人們必須經歷更長的一段「老去」的時間,而作為後一輩的子女,也將面對這段更長的歷程——一個非常辛苦、神秘、旁人難以理解,但卻又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世界(朱為民,頁6)。

  在華人的傳統文化中,向來避免談論「老」、「死亡」的議題,反而是在國民平均壽命大幅延長的當代社會,如何兼顧「照護」(生理層面)、「尊嚴」(心理層面),陪伴父母老去直至死亡,成為每個人都很難迴避的問題。

  《陪爸媽安心到老》一書即從醫療、長照、陪伴三個方面,也是三個不同的歷程為切入點,彙整了在「老去」的各個階段中,可能發生或面臨的處境,行文中也結合了不少研究成果、統計資料、問卷調查以及實務人員(如:醫師、護理師、藥師等)的意見,非常具有參考的價值。例如本書第6章「照顧爸媽好累 『隱藏版』資源神救援」中,即分析了「當爸媽還很健康時」、「當爸媽開始生病、住院時」、「當爸媽失能、失智,需要更多照顧時」等不同時間段落必須進行的準備與注意事項,本書的觀點,即是「提早規劃財務、了解各種可用的資源補助,或許你會發現,照顧沒有想像中沉重」(頁89);換言之,既然「照護」的議題無可避免,那麼應該如何提早準備、又應該進行哪些準備,也成為本書最具實用性價值之處。

  此外,每章節亦附上不少「實用指南」,除了有申請政府相關服務方案的流程與資源窗口外,也為讀者整理出許多實用的資訊,例如「全台老年醫學科醫師彙整」(頁23)、「正確選手杖」(頁146)、「協助從床上移位」(頁154)等等,而這些實用性的內容,卻也能搭配如「愛,有時要忍住不出手」(頁140)的感性說明,提醒著除了生理的照護外,也應盡可能地站在父母的立場,思考如何維持他們的心理狀態,使他們不產生自卑甚或自棄的悲觀思維。

  最後,本書也勇敢地「正視死亡」,與親近的家人說再見,永遠都是艱難的;然而隨著觀念的改變,與父母談論死亡,或許也並非毫無契機。本書認為,每個人都有權力決定自己人生謝幕的方式與模樣,如果在尚有行為能力時沒有先行討論與規劃,日後倘面臨失能、失智,反而無法依循原本的意志,這也是2019年《病人自主權利法》涉及的保障「自主善終權」的範圍,尊重病人的意願,接受並提前準備相互說再見的方式,在本書穿插的許多動人故事分享裡,也都能看見這個過程中那種糾結的、複雜的情緒,即使是醫療法律、生命倫理專業的楊秀儀老師,在父親須緊急插管時,也面臨反反覆覆的兩難處境;而這樣的兩難,事實上也發生在病榻上的父親身上,因此「我深深覺得子女平時要多跟父母互動,否則父母生病時要做醫療決策會更難」(頁249-250),也成為最艱難卻也必須的人生課題;但或許唯有如此,才能夠真正地在「愛」的本質中,彼此獲得安寧與平靜,避免錯失「善終」的機會。

大家常以為醫療可以對抗臨終和死亡,但其實醫療常增加、延長了臨終和死亡的痛苦。……「這些事沒有人願意談,但每個人都會遇到。」──本書第14章「什麼是《病人自主權利法》」,頁184。

 

推薦撰文|洪敍銘

 

【書籍資訊】

作者/張曉卉、康健雜誌編輯部
出版/天下生活
出版日期/2018.10
ISBN/9789869670517



發佈時間:110/11/16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86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