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變的親子之愛——《合作父母與親子會面:一群本土社工的看見》
夫妻最重要的第一次合作,應該是要生孩子的時候;通常是滿心歡喜的。夫妻更重要的一次合作,絕對是萬一要離婚時,想要為孩子的成長留下什麼樣的記憶。——鄭杰榆推薦語
臺灣近年來的離婚率始終居高不下,而因父母離異衍伸出的子女歸屬、安置乃至於教養問題,也時常躍上社會新聞版面,也讓大眾越來越關注、重視特別是未成年子女在此過程中的生活、心理適應與相應的權益,在家事法庭上,也逐漸在審前調解階段引介了不同專業的協助,站在保障「兒少最佳利益」的角度,減少對子女成長歷程的傷害與影響。
本書《合作父母與親子會面:一群本土社工的看見》由一群第一線的法庭社會工作者合著,由實務現場的經驗為出發點,記錄著工作中珍貴且真實的行動歷程與反思,除了能夠作為經驗傳承,也讓更多人看見兒少孩童們的處境、困難與矛盾。
「合作父母」,並非先天形成,也非法條規範,而是在社會持續進步的進程裡,因為人權意識、對弱勢族群或群體的福利關注的提升,進而出現的一種互動角色;作者指出,對夫妻而言,兩人在婚姻交往過程、離婚歷程中大多充滿掙扎與傷痕,而分開後,卻又必須為了孩子擁有「雙親」而合作努力,這不僅糾結與困難,甚至也會引爆許多非預期的衝突;換言之,「合作父母」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超越了人性本能的限度,但在「孩子利益」的優先考量中,離開親密關係的「夫妻」,必須學習、轉化情緒,成為子女永遠的「父母」。
然而,「親子會面」場合的存在,也表示因為孩子的扶養權,離異的父母必然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權利與責任——特別是「探視權」,一直以來都是最難協調、取得平衡的議題。本書認為,父母與孩子的「同在」,有時雖然艱難,但卻是親職衝突間,讓親子間有產生實質深刻連結的契機,因此在現場的親子會面協調員也就必須想方設法地幫助雙方協調,在會面的準備、安排、約定與進行過程中,確保孩子的身心健康與安全。
站在父母的角度而言,「夫妻畢業了,但父母願意重考」;然而站在孩子的主觀經驗來說,他們一定是需要爸爸和媽媽的,這不僅是人性也是天性;也因此,父母的離異必然會在孩子心中造成創傷,但如何修復、如何重新定義傷痕、甚至如何透過傷痕的存在產生內在力量的根源,也是本書的記述中保存的積極意義。
另一方面,在實務現場中,未成年孩子也可能會遭遇被傳喚到法院接受訊問的過程,這對孩子們而言是相當陌生、恐懼與焦慮的,臺灣地方法院家暴服務處或家事服務中心多會讓社工陪同,然而在開庭前的準備與會談中,也時常發現孩子們真正的需要,往往是關係緊張的父母容易遺忘,甚至作為取得勝利的籌碼,更可能錯誤地造成孩子異常行為或情緒,被歸因為「會面」所致,使得轉換環境的適應更加艱難,產生連結的可能性亦更加低落。
關係的聚散離合,都可能會是每個人會遭遇的歷程,然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連結,都不應該因為離異而斷裂,因此,孩子不應該是追求新生活的阻礙,也不能是相互推卸的責任,本書的三個附錄「對方是不適任的父母」、「當有新戀情時」、「如何跟孩子說我們離婚了」皆相當詳細且務實地提供了循序漸進的處理方式,更有對應孩子反應、回答棘手問題的可能方式,透過這些資訊,都能藉以延續著永恆不變的愛,也沒有人需要因為婚姻關係的結束,而失去任何一方與孩子間的愛。
會面交往的進行,常常是離婚夫妻的另一個角力戰場,同時也是孩子痛苦的延伸,……父母重新思考成為照顧者的意義與價值:孩子的幸福,難道不該是他們最深的盼望嗎?——第七章「難解的爭奪戰」(頁132)。
推薦撰文|洪敍銘
【書籍資訊】
作者/黃心怡、謝子瓔、劉于瑞、宋名萍、蕭丞芳
出版/啟示出版
出版日期/2020.07
ISBN/9789869812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