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好書推薦

給決策者的指南——《安全的家園,堅強的社區:天然災害後的重建手冊》

臺灣深受全球氣候變遷所影響,加上人口密集、土地高度開發,有73% 的土地與人口曝露在三種以上的災害中。過去以來,我國因為重建政策的決策缺乏一致性的標準,對於重建速度與質量的權衡亦一直無法客觀與冷靜的討論,經驗的傳承、累積與制度的建立均明顯不足。(本書〈譯者的話〉,頁viii)

 

  臺灣長久以來,遭受許多天然災害的威脅,不論是颱風、水患、地震或其他災害類型,往往與地質脆弱、山高水急的自然環境,與地狹人稠的都市化型態交互影響,使得每每災害發生後,總會造成人民生命安全、社會經濟的嚴重損害。

  在天然災害頻繁發生的當代,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建置了「氣候變遷災害風險調適平台」,其中許多統計數據與資料都指出,「颱風災害」是臺灣最常見的天然災害(比例達66%),除了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不論是莫拉克、賀伯、納莉等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惡颱」,也讓許多災民面臨著難以磨滅的心理恐懼、創傷與傷痛,在這種「高災害風險」的島嶼內在基因中,如何預防災害,又如何災後復原,向來都是政府、決策者乃至於全體國民必須正視,且需要學習的課題。

  《安全的家園,堅強的社區:天然災害後的重建手冊》是一本翻譯的著作,譯者群有感於國際上對於災後應變、重建、復原的豐富經驗,實有助於改善當時(2012年)臺灣在災後重建政策上的不足與缺乏一致性,並作為一種必要的「借鏡」,投入許多心力出版。「如何讓我們的社會與家園更加安全」,遂成為貫穿整本書的主軸。

  當然,「災前預防」與「災後重建」所涉及的面向不盡相同,然而我們已經可以發現,近年來的天然災害愈趨極端化的現象,而且通常伴隨著複合性的災損,這種不確定性,都會使得應變、復原、重建的問題更加複雜且棘手。例如2023年2月6日發生於土耳其與敘利亞交界的地震災害,除了摧毀無數居民的棲身之所外,基礎建設與維生系統的不足、貧富差距所造成的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都成為震後重建或復原階段中,非常難以處理的困境。

災後重建程序總是花費比預期或規劃更多的時間。除非是危及生命的情況,否則不應該以節省時間為由,忽略非常需要的整合、品質、安全或妥善治理等,而做出妥協。時間能節省的有限,然而人們卻要與這些決定的後果共存好多年。(本書第1章「早期復原重建:住宅與社區重建的脈絡」,頁39)

  本書針對災後應變與重建階段,政府及決策者應該具備的概念、能夠做的作為、可能面臨的難題與必要的整合策略,一一進行逐章的探討;而本書之所以能夠成為決策者的一本指南,最重要的原因在於,這些問題的探究,最終都必須要回到政策的修訂評估或擬訂的層面,以更適切地符合時代性、區域性及更多不可控的風險,成為臺灣在防災、救災、災後復原等領域上,得以與國際接軌的基石。

  例如,第4章「誰得到住宅?住宅重建的社會面」談及災後住宅的重建議題,也涉及災後救助資源如何公平分配?我們常在災後聽聞許多因為「分配不公」所造成的紛爭,甚至造成社會、族群或文化分裂。要解決這樣的狀況,關鍵是政府如何依據國家的發展目標及現行社會的價值,具前瞻性地制定出「標準」,因為所有災後救助的本質,都是為了幫助受助者解決災害相關的問題。

  或如第8章「基礎建設與服務輸送」提及災後對於維生系統(如:電力、自來水、瓦斯、交通網路或運輸系統乃至於醫療體系、社工等)的迫切需求,然而對於政府或整體社會環境而言,如何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給予受災民眾更妥善的照顧與救助,同樣也仰賴決策者對受災地的理解、評估,以及跨單位的協調、合作能力與效率。

  近年來臺灣開始強調「韌性社區」、「韌性國家」,如何以社區為單位,提升社區環境對於災害的承受力,進一步快速反應並自災害中復原,進而降低社會成本,讓社會資本深入其他更需要救助的區域或族群之中,這種「互助」的精神與美德,或許才是真正能夠癒合災後傷口的良藥。

 

災害也可能創造機會。當社會大眾對於災害風險意識提高時,就有助於確定並開始執行長期的災害風險管理措施。長期減災需要時間去計畫及執行,以發揮較有系統及長遠的影響力。(本書第25章「重建中的災害風險管理」,頁551)

 

撰文推薦|洪敍銘

【書籍資訊】
作者/Abhas K. Jha等人
譯者/謝志誠、林萬億、傅從喜等人
出版/國立臺灣大學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9860351279
發佈時間:112/04/19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8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