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人物專訪

心理衛生社會工作的新方法與觀點——劉蓉台老師專訪

  長期投入精神醫療社會工作,曾為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理事長的劉蓉台老師,於2021年獲頒全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特殊貢獻獎」,在專業領域付出諸多心力數十年,具有醫院與社區、臨床實務與行政管理,完整且全面的社會工作經驗。此次訪談,就臺灣心理衛生社會工作的宏觀發展,至第一線社工人員的微觀層面,侃侃而談她的經驗及未來期許;同時,劉老師也提出建立精神康復者的「復元學苑」、「同儕支持工作者」等構想與方案,期能藉由社群的力量,從而達到「自助」、「互助」、「公助」的目標,不同重點的思維令人感到耳目一新。

聚焦於社區

  儘管身處各種資訊流通快速的現代社會,仍不可避免地會看見社會大眾對於身心障礙或精神疾病患者的刻板印象與歧視。傳統的處遇,係以醫院的治療為主,但即便出院後,距離順利復歸社會尚有一段很長的路;較新的社會工作方法及其策略,漸轉為從社會與個人兩個路徑,來協助精神疾病患者復元。社會安全網計畫採取的「以家庭為中心,以社區為基礎」的服務模式,正符合了這個路徑的從微觀到宏觀的更全面性的思考視角。劉老師認為在目前社工人力尚未到位前,與家庭、社會網絡及社區合作,是較改變個人議題更有效的方法。

  如何讓精神康復者重返社區安身的願景,劉老師認為有以下三個改變方向可著手發展。

改變方向1:社工養成教育體制的完善

  有關社會工作者的養成,劉老師指出在社會安全網逐步推動以來,社工人員可說是供不應求,尤以偏鄉地區最急缺;在急切且大量的需求下,社工的訓練、養成與實習制度,相對於醫療體系中的其他精神醫療專業人員(如護理師、職能治療師等)較為不足與不完整,因此社工教育體制的改變是首要任務。社工系學生於就學期間,應將心理健康與精神疾病的相關課程列為必修,每一位社工均應具備相關的基礎知識,除了學理上的汲取,更應提升在機構中實習的時數,以「人」為中心的社會工作,充分的「實習」是養成過程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劉老師也認為學界與業界之間不應脫節,大專院校相關系所的專業教師,應更積極地帶領學生參與實務工作,透過產、學合作(例如:國外常見專業師資兼任機構的督導或顧問),讓理論與實務結合,除了提升機構的服務品質,也讓教學有實證的基礎,進而協助學生順利進入職場;而機構工作人員也能有機會再進修,提高工作士氣,同時可預防與減緩人力流失。

  當然正本清源,應加強社會教育,許多民眾之所以會產生歧視、排斥或恐慌,多半因為相關知識不足,或是媒體對社會事件(如:鄭捷事件、嘉義刺警事件)渲染報導等的影響。因此強化義務教育中對於「心理健康」相關知識、對情緒與壓力的處理等,均能增進大眾對弱勢群體的同理、友善與接納。心理健康的議題實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從教育著手是長期性的策略,建立正確的認知,才能將正能量傳遞給下一代。

改變方向2:改變工作方法,強化與增加社區與團體工作方法的運用 

  在社會安全網計畫的政策推動下,最終是希望精神疾病康復者回歸社區,然而目前病人只在醫院與家庭兩點間移動,中間缺乏社區的支持性服務。精神病人不僅只是藥物控制的問題,更有如人際社交、生活、就業、經濟、家屬照顧等多層面的問題。因此,運用社群的力量,厚植相關民間組織、團體或機構提供多元服務,並與地區的責任醫院建立良好的網絡,即至為重要。

  劉老師認為目前的心理衛生社工與社區關懷訪視員人力、及社區支持性服務均不足,個案管理方法雖行之多年,但因個案量大與社區服務資源缺乏,沒有明確且有系統的建立,只仰賴醫療與復健系統,絕無法因應病人與照顧者的需求。因此改變個案工作方法,增加與強化運用團體與社區工作方法是現階段可以鼓勵採取的方式,心衛社工或社區關懷訪視員可以運用與結合在地鄰里資源,辦理關懷社區病人及家庭的支持性團體或活動,而政府的經費預算也需要有相對應的配合與改變。

改變方向3:推廣同儕支持工作,提升「自助」意識,積極復元

  精神疾病患者與家庭因處社會邊緣與弱勢,長期地接受福利資源,以及社會汙名的影響,遇到挫折即以「疾病之名」因應;醫療專業人員也同樣多以「症狀穩定」作為復元的標的,尤其當人力不足、服務量大時,更是無力處理症狀以外的問題,最簡單的就是加重藥量及住院,致難以達到真正的復元。學習因應壓力與挫折,減少情緒起伏與學習解決問題,並對自己的生命寄予希望,掌控自己的生活,找到存在的價值,「如何對自己負責,提高自我效能」,成為心理衛生社工執行業務時,可以更進一步思考的方向與採取的路徑。

  劉老師認同歐美、澳洲、香港等國家推動「復元學苑」的做法,希望能打破精神疾患者一向只能「接受服務」的主流思想,在各縣市廣設復元學苑,協助精神康復者學習掌控自己的生活,將可間接促使症狀穩定,讓專業人力與精障同儕的人力共同協作,把支持網絡更綿密地織起來,達到最大的效益,也是社安網計畫可以考慮的作法之一。

  除此之外,劉老師也提出「同儕工作者」(或稱同儕服務員)的培力及就業構想,可以達到五贏的局面:一是讓精神康復者得到更多的支持;二是同儕工作者對自己的肯定;三是對家屬的支持,減輕負荷;四是對心理衛生服務體系的影響,讓精神疾病患者願意進入心理衛生服務系統,減少再住院;五是對社會穩定的貢獻。「同儕工作者」的理想,其實就是透過「社會安全網」的那張「網」的支持力量開啟「互助」的可能。

  劉老師指出,國際上許多國家均已實施類似的計畫,如鄰近的香港政府也有固定的經費補助民間組織及精神復健機構,僱用同儕工作者提供服務,他們是自己疾病的專家;臺灣目前雖於身權法中已有相關的規定,惟政府尚未積極重視與推動,亟待突破。

期許與展望

  如何透過社群的力量,復元的理念,協作的模式,讓受疾病之苦的精神病人學會為自己的健康與生命負責,是劉老師長年經驗淬鍊下的經驗之談。

  當今的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已不再是坐在機構的會談室,專研治療技術的精進,而是要走入社區,真正貼近受疾病之苦與困擾的個人與家庭,了解他們的處境,不是給他們魚,而是要支持與陪伴他們學習得到魚的方法,成為願意為自己負責,擁有生活目標和社會角色的人。

撰文|姚芳慈
採訪|蔣麗音、洪敍銘
照片提供|劉蓉台

發佈時間:111/03/17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564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