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人物專訪

桃李天下的社會工作先驅——莫藜藜教授專訪

  1970年,那是一個臺灣社會普遍對於「社會工作」非常陌生的年代,當時就讀東海大學社會系的莫藜藜(以下稱莫教授)選修了「社工概論」、「社會個案工作」、「社區工作」及社工實習課程後,一腳踏進了她長達40年的社工路。日後她在東海大學社工系任教期間成立了「醫務社工協會」,又在東吳大學社工系任教期間參與了「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和「社會工作教育學會」的成立;並引進社會工作實習制度,任教期間培育出無數優秀的社會工作者。

  2017年莫教授從時任總統蔡英文的手中接下了「全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特殊貢獻獎」的獎盃,屆齡退休的她至今依舊奔走於社會工作的第一線,協助公私部門制定政策、規劃業務、評估檢討等重要工作。

民間力量推動政府運轉,不斷溝通突破難關

  回顧一路走來的過程,莫教授認為在社會福利制度建立及政策推動上,民間團體的力量一直是至關重要的。例如透過中華民國殘障福利聯盟(現已更名為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的不斷努力所催生的殘障福利法(現已更名為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是民間團體與政府相互努力溝通及合作下,促使臺灣走向一個更成熟的民主社會的實例。

  不過,在與政府溝通推動相關立法與政策的過程中,以兩黨政治的美國為例,涉及整體國家利益及人民福祉時,兩黨往往願意妥協與合作,而臺灣卻常因政治立場的不同,讓不少政策延宕或無法延續,更可能使得社會福利永續發展的願景崎嶇難行。

  「溝通」,也就成為解決困境的解方。莫教授過去曾親自參與制訂「社工師考試」制度,有別於美國採用專業團體考試;香港採用登記制方式,臺灣考慮到國情選擇採用了國家考試。當時訂定考試規章時,即是一個不斷「溝通」的過程;在考選部與各方專家、社會大眾廣泛參與討論,才有現行制度的樣貌。當然,民主社會裡,針對各種制度的討論,本來就應是多元開放,且需要不斷與時俱進、進行滾動式調整,也才能更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