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人物專訪

追溯臺灣本土社會工作的本根──曾華源老師專訪

  曾華源老師投身社會工作領域近四十載,致力於推動社會平權與提升社工專業價值與倫理實踐教育,有多部著作是社會工作者必讀的專書,更在教育、實務場域培育出無數優秀的人才,是臺灣重要的社會工作學者。

實習學習經驗開啟專業認同──不只要認真學,還要有好師父

  當談及曾華源老師進入社會工作領域的契機,老師爽朗笑道:進入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大學聯考時分配的。與其問「為什麼進入」,不如問「為什麼選擇留下來」?

  老師自言,進入東海社會系以前,他對於社會工作領域一無所知,而後雖然對所學並不排斥,卻也曾萌生轉系的念頭。大三的時候,他進入彰化基督教醫院下轄的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實習,遇到了朱秀芬督導,對生涯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老師憑著不錯的記性,寫下了十分詳盡的團體工作紀錄,而督導在驚訝之餘,也非常仔細地引導他如何在工作中運用課本中的知識。這是他第一次體悟到「知行合一」,真正地將理論知識與實務工作二者結合。因此,實習經驗成為曾老師認同和投身社會工作的生涯關鍵轉折。多年後,社會工作實習教育也成為曾老師重要的研究領域之一。

  大學畢業之後,老師曾短暫地在家扶基金會與救國團工作,因為不習慣組織的文化與朝九晚五的生活,於是藉著考上臺大社會學研究所的機會離開。在就讀研究所期間,他來到三總的精神科實習,一頭栽進了精神醫學的世界。曾華源老師笑說,其他人的實習是一週去一天,而他是一週去五天,有時甚至連假日都去。當時三總精神科還沒有社會工作者,所以對方不僅相當歡迎他加入,還讓他旁聽精神科醫師的訓練課程、個案研討會議、個別督導等等,從而獲得了紮實的精神醫學訓練。研究所畢業之後,他進入張老師機構,參與街頭、社區的青少年輔導工作,對於兒少議題有更深入的了解。而過去的精神醫學訓練,也讓他在擔任研究訓練組組長時,絲毫不遜色於其他心理教育背景的同事。

曾華源老師於2019年榮獲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特殊貢獻獎。(https://www.mohwpaper.tw/adv3/maz22/utx10-2.asp)

身為社會工作者,首要掌握社會工作的專業核心價值

  生性崇尚自由、創新與變革的曾華源老師,後來捨棄了救國團優渥的薪水,也捨棄了高考榜首進入政府單位工作的機會,選擇到東海大學擔任教職。老師坦言,一開始學校希望他教「助人技巧」,例如會談溝通、人際關係、社會個案工作、社會團體工作等,但比起技術方面的操作,他更喜歡現在教學的內容,如社會工作理論、社會工作專業價值倫理、非營利組織發展等。

  「舉例來說,『價值倫理』是告訴人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這涉及到社會工作的使命以及價值。為什麼要幫助弱勢者?用什麼方法才是幫助?使命清楚之後,才能進一步規畫短期目標、長期目標。」老師感嘆,現在許多非營利組織面臨發展瓶頸,除了缺乏培育人才的計畫,「使命不清」更是致命的原因,只能倚賴補助努力存活下去,卻無法為組織發展做出更長遠的規劃。

  「比起技巧性的東西,這才是社會工作的根本,不只要知道『我們要做什麼事情』,更要知道『我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他認為,社會工作者最後要面對的往往不是知識技巧面向的問題,例如,要不要贊成對方離婚?為什麼把孩子出養到國外?這些問題背後常常是價值的選擇。因此,社會工作者不能只學習「助人的技巧」,更要學習哲學的思辨。老師說,他與李雲裳學姐私下接觸,聽她說明在處理醫療糾紛的過程,如何靈活運用中國文化與人情世故進行調解,尤其讓他體會到社會工作在社會脈絡實踐的道理,有必要在專業倫理與理論運用上,理解華人社會文化、社會規範並融入實踐,而非一昧地強調國外的實踐方式。

  老師又以生態系統理論為例,「社會工作是個不簡單的工作,不只是幫助人,更會去反思如何認識一個人。人的價值在哪裡?為什麼要用優勢的觀點,而不是用病理的觀點?『給他魚不如教他釣魚』,這是我們常聽到的話,但這其實是個人責任歸因的、責備受害者的理論。如果他所在的環境沒有魚呢?如果他釣魚的地方受到限制呢?如果曾有人教他釣魚,但教學者的能力不好、用的魚竿也很差呢?所以我們必須思考人在成長中的限制,思考如何推動制度、政策的改變,使環境資源的配置更具有社會正義。」

  曾華源老師認為,如果社會工作只是「他們很可憐,我們去幫助他們」這類訴諸情感的行動,而沒有上升到哲學、價值的層次思考,很容易流於道德綁架,「助人」也僅停留在節日時發送米、麵等物資,捐錢讓孩子讀書等等。「很多人認為『窮』就是沒有吃飽,可是我認為現在『窮』的概念不是缺乏物資,而是缺乏見識和生命經驗,也就是life chances(生活發展機會)少,導致lifestyle(生活型態)不同、價值觀不同。所以我一直在推動的就是給孩子更多的資源(機會),讓他擁有更多不同的體驗。見識不同,想法也會不同,生命規劃才有意義啊!否則他可能困在那裡,永遠都不會想到『原來還可以這樣活』,那還談什麼案主自決!」

  老師強調,社會工作並不是同情弱勢者,也不是給予金錢、物資援助就結束了,而是要給予對方更多的生命機會,幫助他們建構不同的生命社會發展網絡。他以家庭暴力防治為例,不應該使用暴力人人皆知,與其加強這一類的宣導,不如拉起更綿密的社會網絡──今天A找案家太太幫忙辦活動、炒米粉,明天B找案家先生參加社區巡守隊、下次C找夫妻一起泡茶聊天……當社會連結越強,在眾人的眼光注視下,犯罪的機會也會隨之下降。他笑著分享:「這些細節操作都不是我們想的,那些社區的志工、媽媽們比我們厲害。……我自己在做社會工作,最強烈的感受就是方法很多、技巧很多,我們要抓住的是理論,幫助對方創造機會、創造社會資本。」

  老師最後表示,其實服務對象與合作夥伴、大學老師都是他成長過程的啟發者和教導者。沒有他們的真實回饋,就無法有這些實踐社會工作的體會;尤其是他的論文指導老師徐震教授終身學習的模範,使他歷歷在目,終身難忘。而從知而後行、行而後知,到追溯社會工作的根本,於曾華源老師而言,社會工作不僅是「助人」,更是推動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

採訪|姜琴音、蔣麗音、李唯瑄
撰文|李唯瑄、曾華源
封面照片攝影|李唯瑄

發佈時間:112/11/02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957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