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特別企劃

從遷徙邁向永續——桃園市觀音區樹林社區的防災經驗與實踐

樹林社區獲獎無數,其社區營造與發展深獲肯定。

樹林社區的自然景觀與人文特色

  樹林社區所在的桃園市觀音區,在歷史發展中,存在著不同的地貌與景觀。而樹林社區因早期種植許多防風林而得名。後因石門水庫建壩,淹沒區的部分村落依序遷村至此,仍維持原始的農村風貌;而後因林口發電廠的商轉,帶動工業區的發展,原始防風林逐漸被砍伐,闢為工業用地,移民及移工等勞動力的進入,形成人口既密集又多元的社區型態。

  黃里長於76年遷居此處,他回憶當時住戶僅約18戶,對比今日設籍人口6,200人,實際居住超過2,800戶的現況,可說有著天壤之別;他提到,目前社區中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超過10%,設籍的新住民亦有571人,無形間也成為推動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特別是社區防災的些許難題。

防災是一種「生活日常」

  對黃里長而言,因應環境、人文生態的特性而發展的社區工作,成為樹林社區至今獲得許多成就背後的重要關鍵。例如,在86年社區發展協會成立之後,有感於當時警察人力有限,社區治安環境存在隱憂,遂成立守望相助隊;後又因青年人口的外流,社區老化快速,96年成立關懷據點,不只照顧社區老人,關注失能、失智的問題,也擴及當地越來越多的新住民人口。

  樹林社區匯集了三條溪流,再加上工業區的汙水排放,長期以來造成淹水及汙染的嚴重問題。在環境保護意識的提倡下,99年環保志工隊成立,社區志工與居民開始自發性地針對社區環境與空間進行通報與整復,特別是「災前準備」和「災後復原」兩個面向投注甚深;而後再針對水汙染防治,成立水環境巡守隊;針對海岸環境保育,成立海岸巡復隊;針對廢氣汙染,成立空汙防災巡復隊等,成為全臺灣少見集結了「陸、海、空」的全方位防災體系。黃里長說,徹底改變也改善社區災害的關鍵,在於每天均有3-4位志工針對水溝或渠道堵塞情形進行回報與處理,並利用空拍機來監測水文狀態,不僅能在災後了解受災情形,也能在災害來臨前,先行進行防災的演練與部署。此舉不僅使樹林社區屢次斬獲臺灣各項重要的防災社區獎項,海內外參訪觀摩絡繹不絕,更重要的是居民的生活環境也因此更加安全與穩定,這也讓樹林社區於105年獲得國際安全社區的認證,並預定於今年再次認證。

永續的關鍵:社區與人

  談及如何在遷徙的歷史背景下,從一個多元移民的社區邁向永續經營與發展,黃里長認為,「永續」代表的是「社區」和「人」的互動,當地不論社區或里民的互動關係良好,合作上也非常緊密;除此之外,黃里長認為連結不同體系的資源,也是必要的途徑,如積極與工業區的廠商簽訂合作備忘錄,投入教育訓練的現場,將企業的財力、物力化為社區發展的支持力量,也與公部門警、消、管理局的積極合作,這種只為創造美好家園的無私,成為社區邁向永續不可或缺的動能。

社區的守望相助隊,仰賴社區志工無私的奉獻與支持。

  此外,社區組織幹部以身作則地投入環境教育的培訓,也進一步地讓環境保護的意識進入社區的各個角落。而這種意識的應用,也為社區帶來了新的可能,例如逐步加寬、加高田埂的埤塘,除了能夠減害(蟲蛇危害)、防災(旱災或水患),也能作為觀光休閒的遊憩資源,樹林蓮荷防災農場即是一個成功的案例,休耕農地的重新利用,引進經濟作物,發展社區觀光的同時,也調節了因強降雨的水量,大幅減緩淹水的發生;而鄰近的草漯沙丘館,也成為環境教育場域,這些場所帶來的收益,除了能夠再回饋社區鄉里,投入高齡照護、低收入戶的福利服務及學校或社區事務,也能以社區交流的形式,協助鄰近社區的防災工作,建立好的循環,也能夠讓更多人享受到更好、更安全的生活品質。

 

 

採訪|蔣麗音、洪敍銘
撰文、攝影|洪敍銘

發佈時間:112/03/14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284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