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主題報導

互動與支持——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設施(南港工坊)

  目前任職於社團法人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所營運的社區日間作業設施(南港工坊)的原高慶主任,原為勞政系統出身,後轉至社政系統,在多年來的服務經驗中,深刻地體認不同作業體系下的差異,卻也從中獲得許多意料之外的感動與收穫。

庇護工場與日間作業設施

  「庇護工場」,似乎是臺灣社會大眾較為熟悉與身心障礙者服務相關的場所,而「日間作業設施」(或稱小作所)則相較陌生。原主任指出二者最大的差別,在於前者推動較早,營運模式係以勞動條件為主;但後者在服務對象上,即是承接無法進入、或無法適應庇護工場環境的身心障礙族群,在地理位置的可近性與社區資源的運用上,進一步提供身障者及其照護者其他的選擇。也因此,小作所除了法定的服務項目的推行(如:依據服務對象的能力與各方面條件規劃作業活動、自立生活、休閒文康等),除了協助身心障礙者提升社會適應能力及生活品質外,更重要的是減輕主要照顧者的壓力。

  與庇護工場或相關機構不同的特色,在於小作所規範的作業原則與時數分配,係服務對象必須參與每日4小時、每周20小時以上的作業活動,其餘時間則由營運單位規劃不同類型的室內、戶外活動,意即是以「生活品質」與「社區適應」為目標,期待能夠透過多元的交流、互動的對待模式,通過信任感的建立與社會的連結,形成「社會安全網」政策中那股強而有力的支持力量。

人際互動團體

園藝烹飪

社區清潔

音樂治療

南港工坊的發展小史

  南港工坊目前現址為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所管轄的玉成綜合大樓,彙整了包含老人福利、兒少福利及社區關懷據點等不同的服務資源,然而原主任提到,南港工坊是於2020年才搬至現址。

  2018年開辦伊始,在服務據點選址上,雖然幸運地沒有受到太大的社區排擠阻力,卻也仍舊面臨因刻板印象或對服務對象族群認識不足的歧視現象,曾感到洩氣與失望。原主任說,對一般大眾的生活日常來說,比較沒有直接接觸身心障礙朋友的機會,更遑論與他們相處或互動的經驗,也因此,過去也與共同承租空間的單位產生許多磨合,特別是在無障礙空間的缺乏情形下,也常在有形無形間承受了很多的誤解甚至歧視,帶給身障服務對象很大的壓迫感與壓力。

  原主任認為來自於鄰近社區或單位的阻力在所難免,因此從開辦至今,仍時常思考可以透過哪些方式,讓周邊的居民認識小作所這樣的單位、服務宗旨與價值,例如認養社區公園,帶著學員義務性地清潔環境,或藉由訂餐、領餐的機會,進行曝光與宣傳,都能逐漸地與社區產生一定程度的連結性;不過,也因為據點遷移的因素,更大的挑戰其實來自於服務對象的重新適應,例如通勤的方式、周遭的環境等等,或多或少地會影響原本已經習慣的作息模式,也需要有更長的調適過程,可以說在這個轉化過程中,不論是工作人員或服務對象,都遭遇了點、線、面到整體不同維度的改變與再適應。

疫情下的身心障礙社會服務

  2019年底新冠肺炎(COVID-19)席捲全世界,臺灣的疫情雖然一直維持在可控制的狀態,許多社會福利服務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巨大的影響及衝擊,必須更具前瞻性地思考傳統福利輸送模式的轉型,如何兼顧「防疫」與「服務」?遂成為當時代的共同探討議題。

  「社會安全網計畫」中非常重要的實踐作為,即是如何通過「社區適應」的途徑,讓服務對象重回社區、自立生活;然而在疫情肆虐下,對小作所而言,應如何調整服務的模式,又如何持續保持與社區的連結?

在南港工坊中,常見服務對象討論相關議題,例如社區旅遊據點、活動課程建議等,希望藉由共議、共決的模式,培養他們與社會連結的能力。

  原主任回憶起2020年5月,疫情直升三級警戒時的那段令人措手不及的時光,首當其衝的是服務直接暫停,他們必須快速地盤點是否會因為停止服務而造成家庭照護壓力急遽上升的情形;而在7月底恢復服務後,最大的挑戰仍然來自於如何嚴守防疫規範、嚴防病毒的傳播。

  除了少部分具有居家照護量能的服務對象主動請假之外,原主任將原本20人的課程組成,分流為各10人的小班制,各自獨立使用工坊內一、二樓的空間;工作夥伴也分為上、下二組,減少接觸感染的風險;在活動空間也進行定點標示,保持社交距離,也不斷地與不同障別的服務對象互動、溝通如戴口罩、洗手、消毒等必要的防疫作為。

  然而對原主任而言,最大的挑戰或壓力不在於如何推行最高規格的防疫策略,而是小作所原本的服務型態、模式與宗旨,即是希望建立人際、社會環境的互動,分流後服務對象彼此間的交流減少了,相對地與工作夥伴的接觸機會亦銳減,這讓原本比較緊密的關係被迫地疏遠了,在身心障礙者社會工作中最被強調、卻也是最難建立的信賴感,面臨了巨大的變化。原主任說,當時有位服務對象對社工夥伴說的一句「好久不見!」令他深刻感受到疫情衝擊服務的現實,也讓他開始思考這種「必要的犧牲」如何有更進一步地以「共存」的觀念進行營運策略的轉化與轉型。

  另一方面,小作所在疫情爆發後,社區活動全面暫停至今,服務對象要如何重新取得與外在社會的連結,也是原主任不斷思考的議題。他認為在非常時期,降低感染風險仍然是最為重要的,縮小社區適應課程的範圍就成為一種可能的途徑。過往的活動多半透過服務對象的自主會議決定參訪地點,往後的規劃,或許會回到以「人」為出發點,更深入地探索「我」和「日常」生活環境的關聯性,由小而大、由淺入深地探索其中的連結。

  當然,如何讓外界的資源走進小作所,也是這幾年來南港工坊不斷嘗試的面向。原主任提到小作所參與的「富邦公益大使計畫」,即讓活動志工主動的進入、與服務對象透過課程活動,取得面對面互動的機會;這個計畫推行的意義與價值在於,能夠參與的活動志工人數雖有限,但服務對象從起初的怯生,到互動活動中逐漸敞開心扉、建立信任,都可以看見他們的進步與成長,而只要社會上有更多人更加認識身心障礙者與相關服務資源,或許也是一種極佳的宣傳與推展方式。

在服務中的感動與成長

  原主任自謙地說,從臺北市這樣的都會,看全臺灣在身心障礙社會工作上的發展困境,都有些「以管窺天」的感覺;小作所的流動率低,需求卻日漸增長,對偏鄉或較偏遠的地區來說,還有交通可近性和其他現實的問題亟需解決;儘管政府已盡力地提供了設點的密度,但以實際的情形來說,仍舊供不應求。

  另一方面,不同的小作所的營運方向,也有細節上的不同,對南港工坊來說,原主任希望所有的作業活動與課程安排,都環繞在如何促進、提供服務對象的生活品質及其他們自立生活的能力培養上,儘管曾在某些合作製作案中,難以達到產業的品質要求,但他重視的仍然是在反覆嘗試甚至失敗的經驗中,探索相互支持、支援的正向力量。

  從勞政體系轉至社政體系,原主任更喜歡「直接服務」所獲得的滿足感,在他的工作中,必須要面對面地與服務對象及其照顧者進行許多意見交換、面談評估等,他可以更深入了解每個人的故事、生命處境,雖然同時也會直接地面臨困境與難題,但當照顧者的壓力因為這樣的服務而減輕,表達出誠摯感謝時,他也能從中獲得最深刻的反饋與感動,讓他認知到自己的使命與身心障礙社會工作的重要性與價值。


南港工坊的空間配置簡單卻溫馨,許多休息區域都有良好的規劃與無障礙設施的配置。

【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經營管理身心障礙者日間作業設施-南港工坊
 

受訪|原高慶主任
訪談、撰文、攝影|洪敍銘
照片提供|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發佈時間:111/03/07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4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