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活力泉源,也是邁向健康人生的力量——潘秀雲專訪
潘秀雲有「噴射機阿嬤」的稱號,擁有全國長青田徑100公尺、200公尺短跑、三級跳和跳遠的紀錄,更在亞洲老將田徑錦標賽打破亞洲的大會紀錄。那年,她八十歲。
「八十歲」這樣的年歲與「競技體育」之間的關係,是一般人難以連結與想像的,潘秀雲細數自己「跑」回來的金牌,談及自己接下來的目標:「想要成為所有紀錄的保持人」。
從「跑步奇才」到「賽場傳奇」的驚奇
初中就讀蘭陽女中的潘秀雲,很早就被教練慧眼識出天賦,很早就投入訓練、成為運動員的她,不只成為校園內的風雲人物,她對身體構造以及如何透過運動達到生理、心理的健康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初中畢業後,潘秀雲並沒有繼續升學,22歲結婚後三十幾年的光陰間,她忙於家庭與夫家的事業,一直到58歲膝關節退化、嚴重的程度甚至無法行走,醫生一句「這要裝人工關節」的治療建議,竟意外開啟了她的「運動員第二春」。
龐大的醫療費用,讓潘秀雲沒有接受醫生的建議,而是憑著一股「底氣」,堅持每天拄著拐杖步行到陽明山,藉以強化膝蓋附近與腿部的肌群,然後再藉由泡溫泉舒緩筋骨。從一開始的舉步維艱,半年後竟能恢復正常行走,已經是極大的驚奇。
潘秀雲開玩笑地說:「可能是我比較『硬骨』。」要知道在那樣的時代,勇敢地獨自面對傷痛、身體力行地貫徹執行復健計畫,需要多大的勇氣與決心。然而,更大的「意外」,則是63 歲那年,她在朋友的鼓勵下重新開始正式訓練,兩年後就打破國內各項紀錄,在國際性的競賽中,更成為一道難以跨越的障礙;她在74歲完成喜馬拉雅山安納布爾納峰大環線、79歲登上往海拔5,895公尺的非洲吉利馬札羅山,是台灣最年長紀錄,都讓她成為世界上備受敬重的傳奇人物。
與「傷」共處
談到「受傷」,潘秀雲完全不陌生,她細數著全身上下大大小小的傷處,有些甚至還能看見突出或稍微歪斜的骨骼。有一次爬山的過程中,因為錯穿了不正確的鞋子而滑倒,造成嚴重受傷。然而令人感到訝異的是,她與「傷」共處的方式,竟然是透過「運動」。潘秀雲認為只要對身體有充分的了解,懂得如何透過適當的休息,讓身體產生復原力,對於運動造成的傷害就不需要感到害怕與恐懼;身體復原了,就可以持續運動,循序漸進地回到先前的強度和訓練水平。「人的退化是很快的」潘秀雲說。
她用她的親身經驗,示範即使年紀大了,仍舊能夠透過運動,保持生理和心理的自立與健康,關鍵則是「規律」。至今她仍會每天凌晨從台北中正橋,沿著河濱慢跑到景美,她認為運動能夠給人很大的鼓勵和鼓舞,不僅是在生理上能夠維持代謝與循環,在心靈上更能帶來愉悅感,都是讓人能夠逐步邁向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分享正確的健康觀念
在因緣際會下,她加入了台北市777銀髮族總會,這個協會主要成員都是退休人員,因此成立的宗旨及其相關活動的規劃,都環繞在「如何開創老後生活」這樣的核心理念。起初只想當個志工的潘秀雲,後來在對組織理念的認同,以及分享健康生活方式的動機下,成為辦公室主任。她認為現在退休年齡越來越早,參加團體、參與團體活動將帶來各種不同的好處,例如她主責規劃的健行活動,都希望以「活動健康」、「活力自己」為目標,透過耐力、肌力的訓練,逐步養成運動的習慣,也能適時地對身體進行「保養」。
777協會時常辦理適合銀髮族參加的活動,開創邁向老後生活的新想像
每次活動她都會帶著鍋具和湯料,讓參加的學員享用,她笑稱常有人想要幫忙,聽到重量或距離後又紛紛打了退堂鼓,使得她總是那個最「勇健」的人;不過換個角度來看,在超過80歲的年歲,仍然能夠健康的活出自己、活得快樂,也能共享、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都成就了她更加完整美好的人生樣態。
【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社團法人台灣銀髮族總會】
受訪|潘秀雲
訪談|蔣麗音、洪敍銘
撰文、攝影|洪敍銘
照片提供|台北市777銀髮族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