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會工作的新思考與新觀點——林勝義老師專訪
林勝義老師曾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長榮大學,兼任於東吳大學、實踐大學、高雄醫學大學、文化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是臺灣重要的社會工作者、研究者與教育者之一。林老師在「志願服務與社會工作」、「社區工作」等議題上著力甚深,長期擔任衛生福利部社區評鑑、社會福利考核委員,在臺灣社會福利政策的規劃上,亦貢獻所長,卓有成就。於擔任長榮大學社區服務中心主任期間,也更加廣泛地接觸各種不同的社區案例與情境,成為他融合學理與實務現場而成獨到見解的養分。
《社區發展》季刊的資深委員
檢視發行至今已175期的《社區發展》季刊,可以發現自第67期「全國社會服務會議」專刊(1994年9月發行)起,始有「編輯委員」的編制,當時林老師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迄最新一期出版的「新冠疫情(COVID-19)與社會福利」正由林老師擔任輪值主編,共27個年頭,林老師可說是一路照看《社區發展》季刊的成長及臺灣社會福利服務議題演變歷程中,頗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回顧早期的季刊編輯與發行,林老師認為當時官方色彩較為濃厚,並且會根據政策發展提出、擬定相關的議題,再由編輯委員集思廣益邀稿的對象,採用參議模式,無實質審查機制,並由召集人與主管機關決議刊登文稿與順序;後來在制度上也漸漸演進,編輯委員針對文稿提出建議,再透過會議或其他方式共同決定文稿狀態,此一時期仍以政策走向為主要判斷依據,審查方式也相對簡要。
近來因臺灣學術生態衍生的實際需求,始建構現行實質審查,且須經歷形式審查及多次委員審查,始能提供編輯小組會議審議的嚴謹制度,此一學術化傾向使刊載文章更具有學術或實用的價值,同時當期「社論」也具有相較以往更重要的意義,讀者也能藉以掌握時興議題與時代脈絡的互動。
林老師認為,《社區發展》季刊雖有不同時期的轉變歷程,但在本質上,仍然應是一種大眾閱讀的讀物,不應限縮、窄化閱讀的受眾,因此歷任主編在學術性和實務界文稿的比例上,往往面臨兩難;換言之,如何鼓勵實務工作者的經驗分享投稿,或與學者、研究者雙方在案例上共同探討與合作,讓臺灣的社會工作發展落實於實務,而實務經驗又能應證理論研討,不論對讀者或對政策部門,乃至於臺灣社工、社福領域的討論及其所造成的積極影響,也能更加深入且廣泛。
臺灣的社區工作樣態
臺灣社區工作的發展歷程,向來著重社區組織工作,早期偏重由上而下的組織、信念發展做為某種社會運動的反映;1991年「人民團體」一詞,也象徵臺灣的社區工作出現「由下而上」的改變動能,例如在地有心人士或社區發展協會的成立,在在顯示從最接近基層民眾生活出發,邁向「福利社區化」的思考徑路。
1994年「社區營造」概念的出現,臺灣的社區工作樣態有了「社區發展」、「社區營造」兩種不同的展現。林老師認為,這兩個面向各有優勢,卻也面臨著不同的困境,例如「社區營造」多由在地文史工作者或民眾針對當地社區有利的發展方向集思廣益、共同提案,雖然能有效地凝聚居民共識,但卻需要延續性的資源支持,因此造就了一波「社區營造」的熱潮,中央各部會如勞動部、文化部、衛福部、農委會……都提供不同的補助方案,然而在政策方向的改變下,經費資源的逐年遞減,也造成許多無以為繼的情形。
林老師認為,「社區發展」和「社區營造」的交互運用,才是基層社區生存、維護社區居民最大利益的方式,引入具系統性的需求評估,詳細規劃執行步驟、盤點可引介之資源(如:志工、企業、人力、物力、財力、可用空間等)、最後進行評量。林老師舉例說明,傳統社區發展面臨的困境,大多在於方案撰寫的困難、青年參與度低、婦女參與度雖高但少具領導地位等,如能在充分評估、考察社區資源後,利用寒暑假時間,結合年輕人的資訊能力、提供點子和創意,再由社區居民來執行,引入專家意見進行執行方案的調整與評鑑,就是既能帶動地方活力,又能結合社區發展和社區營造兩者優勢的範例。
另外,臺灣過去社區發展,形成了不少「明星社區」,這些社區或因地理條件較具優勢,或長期獲得補助方案,吸納許多社工人力,然而有些社區因交通困難或其他限制因素,造成資源較弱勢、輔導資源又無法深入的「偏鄉社區」,發展上,可仿效歐美建立「優先區」(重點社區),並制定激勵方案鼓勵企業於社區中善盡其社會責任。
疫情下的社區工作
臺灣的「社區防疫工作」卓然有成,在如何自我(主動)防護有其歷史的基礎,充分且具高度自主性的宣導,以及建設完整的社會性基礎設施,使得臺灣社會與社區現場,大多具有相互幫忙、扶持的良善價值觀,這些對於社會、社區的復原都有正面的意義。林老師借用印度前央行總裁拉詹「疫後重生的力量在『社區』」一語,揭示基層社區做為國家政治、經濟市場之外的「第三支柱」的意義,與臺灣社區工作中強而有力的、由下而上的充沛動能息息相關。
疫情雖然造成許多社區空間關閉,人際交往活動也受到頗多限制,但在確實的防疫工作下,培力社區「頭人」,藉以結合社區資源,都能加速疫後社區的重建與復甦,展現更具韌性的社區新風貌。
《社區工作導論─批判性思考》中的全新觀察
林老師受訪當日,新書《社區工作導論─批判性思考》恰好出版,本書不僅是一本「社區工作導論」的工具書,裡面透過豐富的案例,以及3A:提問(ask questions)、評估(assess)、斷言(assert)的方法,引領讀者探索、找尋社區工作實務中較符合現實或較為滿意的解方,藉此引發閱讀的興趣。
本書也能看見林老師前述所言「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交互運用的具體實例,並以富有「生活化」的筆觸,探問現當代社區中的諸多現象,並提出新的思考與觀點,例如「肥皂劇中的社區」、「川普的機遇區」、「社區認證」等等,既切合時事,也延展出更豐富的臺灣社區工作面貌,是林老師帶給臺灣社工界的一份厚重的禮物。
受訪|林勝義老師
採訪|蔣麗音、洪敍銘
撰文、攝影|洪敍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