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人物專訪

專業知識與生命體驗的統合——鄭麗珍老師專訪

        甫於「全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表揚頒獎典禮」獲得特別貢獻獎的鄭麗珍老師,實務社工出身的她,多年來從事弱勢家庭與貧窮議題研究,是臺灣在社會工作領域相當重要的教育工作者,鄭老師堅信社工是讓社會更加公平的關鍵力量,長期投身於政策的制定與修正,在完善社會工作體制、脫貧福利方案、社會安全網計畫……等推動不遺餘力。

推己及人的歷程

        產、官、學經驗均豐富、完整的鄭老師,回憶起當初決定赴美深造、攻讀博士時,一直以為是要學習如何成為「社會工作教育者」,沒想到入學後才發現博士的學習是成為「學術研究者」,讓學術成果引導社工實務的實施,再來回得修整社工實務模型的適用性。因此,她也體認到,社工的教育與培訓很難完全100%依靠「認知」,也需要顧及到「體驗性」的學習、「實證性」的修整。

        「社工是一種人和人互動的過程。」鄭老師說,正因為這項助人工作立基於「人」的經驗,因此她返臺任教後,在課程的設計上,都是兼顧「認知」和「體驗」兩部分;不過對於大學社工系裡的學生來說,他們的生命經驗、情境一定有所不足,此時「老師」就必須有豐富的案例,並藉由自身在實務的現場經驗,轉化為教學現場的情境體驗,引導學生們在這些情境裡如何盡可能地達到「設身處地」;「想到什麼?」「有什麼感覺?」都是進入社會工作中時常必須自我探問的訓練,鄭老師以過去曾服務的受暴婦女個案為例,「同理」的艱難正在於每個個體的生命經驗不可能完全相同(甚至有可能完全不相同),這都會產生服務過程的困難與挫敗感,而這種情境式、體驗式的訓練,為的是讓社會工作者在心態上有所轉變,從己身的「直觀經驗」轉向更多面向、更細心的觀察與深入分析,例如受暴婦女的經濟依賴、小孩扶養或仍有其他難以言喻的苦衷?

        也因此,她認為社工專業訓練中,「實習」具有關鍵的重要性,甚至會很大程度地影響未來投入職場後的心態與選擇;在這個階段,社工系的學生們因為生命經驗與實務現場差距太遠,實習機構也不太可能直接讓實習學生直接進行個案服務,也因此透過此機會在一旁觀察、紀錄、建立「了解」,則是比教室內的情境體驗更進一步的磨練,並且勢必需要認知到社會工作「不只是學科」,也不能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鄭老師的教育方法與課程設計,十分清晰地實現了「想像」→「體驗」→「擴大經驗」的思考徑路與進程,對年輕學子們投身社會工作場域來說,是極為重要的;而對在職社工或相關實務工作者,又如何協助其專業能力的提升?

        鄭老師於2003-2008年擔任臺灣社會工作專業最大與最具代表性的專業團體「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以下簡稱社工專協)秘書長,2008-2014年接任理事長,在與實務工作者的互動過程中,她發現當時許多在職社工的基礎能力普遍顯露出不完整的情形,或許因為他們在求學經驗中,各校授予專業課程的偏重不一,因此她與社工專協積極倡議形成考試制度,與全臺灣各大學社工相關系所議定社工系的基礎學科,同時也與當時的內政部社會司合作,長期開設在職訓練與成人教育課程,出版並推廣社工實務的書籍,特別是在一些特殊的社工議題上(如災難社會工作、藥酒癮等專精領域)與時俱進地進行專業知識的更新,讓社工具備在各種社會議題中發揮及被需要的專業能力。

談臺灣當前的社工環境

       鄭老師也坦言,目前臺灣社工的專業地位與專業形象,面臨了不少發展的困境,歷來許多學者、實務工作者針對這個議題也都有過許多討論,她認為最為關鍵的原因,或許來自「要做什麼?」的疑問,即社工專業應該扮演的角色為何?在個案服務裡,「諮商」、「治療」的工作,似乎有心理師、醫師來執行,而常聽見的社工「陪伴」、「關懷」,又較缺乏其專業背景的涵涉,這讓「社工師」相較其他專業人員而言,地位與形象長期處於較低的位置;另一方面,社工們如何看待、理解「社會工作」,在新生代喜歡「斜槓」工作型態風潮下,助人究竟是一種「專業」或是「職業」?從中可能衍生的流動率、留任率影響信任度、專業性與效率的問題,也是近年來必須思考的專業發展問題。

       在社工實務的體系下,「督導」是帶動社工發展專業能力、確認社會工作角色功能的關鍵角色,如何讓他們所擁有的豐富實務經驗得以移轉給第一線社工。觀察到現今臺灣的社工督導制度尚有不足之處,擔任社工專協的理事長時,鄭老師開始推動「社會工作督導培訓」制度,在「督導理論」的認知課程以外,輔以「實務督導技巧演練」的階段,最後安排資深督導協助實務現場中的督導彙整經驗與知能,通過給予認證、推薦等方式,希望這些受訓的督導在職場中引發正向的專業發展動力。

       近年來,臺灣快速地邁向多元開放的社會,許多社會福利相關法案制定並通過施行,卻往往缺少了對法案推動過程中所需經費、人力的推估,這在沒有具體法定配額的情境下,大量聘用計畫人力來執行服務輸送,不時引來「濫用」的疑慮。因此,鄭老師透過人力推估的統計方法,提出合理的法定配額人力表向政府單位遊說、爭取,為了穩定推動法定業務的社工人力,鄭老師也推動「公職社工師」的制度,爭取更多執行法定業務的第一線公職人力。在國家政策積極宣示「社工人力穩定且持續倍增」下,提供社工更友善、安全的工作環境與條件將會是社工專業繼續追尋的目標。

       總歸來說,社工的社會形象提升,有賴國家政府、社會各界、社工群體的支持與努力,鄭老師認為未來仍充滿挑戰,例如人事、主計法規的限制外,危險工作環境的保障、社工督導制度的健全、新一代的價值觀,以及難以預測的急遽變動(如COVID-19疫情)。然而,回歸社工專業的實務現場,鄭老師引導我們思考「人力不足」的議題,初期可能是為了補足陸續通過法案的缺額,而更值得深思的是「社工教育訓練人員不進第一線」的困窘,社工教育的本質還是要回到釐清「專業/職業」的教育目標,以及提升社會工作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

助人專業的體現:災難社會工作

        從921大地震之後,大量的社工投入災難的救援和復原工作,鄭老師表示災難社工已經成為社工專業的新興領域之一,相關的專業知能也隨著一次又一次的災難逐步累積。今年4月發生的「2021年太魯閣號列車出軌事故」,再次凸顯了社工助人角色的必要性。在事故發生初始,政府即提出「一戶1社工」的原則,讓社工擔任事故受害人和政府之間的聯絡人,讓當事者獲得安定支持的力量,深入家庭關係,協助取得必要的協助,並隨時提供正確及充分的補償資訊。

        衛福部設立賑災專戶後,鄭老師亦被延聘為「捐款管理監督委員會」委員,她認為此次事故的受難者因一起隨機的搭車,彼此人際關聯性不強,不像以往的災難事件的受難人串連一起爭取權益不同,而社工的陪伴與支持恰好能在此混亂的情境裡,快速直接的一一溝通以取得受難人有關善款分配、復原困境的的意見,有助於賑災捐款的分配能依據公平、公正、公開的處理原則,也能完全遵循受難者家屬或關係人的意見,避免分配可能造成的爭議。

 

        鄭麗珍老師用她投注在臺灣社會工作的時間與精神,示範了所謂社會工作專業中的「社會承諾」,歷程中雖然艱辛不確定,但她仍堅定的認定,社會工作專業的存在源於社會正義的價值觀,希望每一個生活在社會上的人,都能有同等的機會發展自己、自我實現。

 

受訪|鄭麗珍老師
訪談|蔣麗音、洪敍銘
撰文|洪敍銘
照片|鄭麗珍老師提供

發佈時間:110/05/31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86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