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注臺灣社會福利畢生精力——呂寶靜老師專訪
呂寶靜老師的生命歷程,與臺灣社會福利的發展與脈動緊密相關。她畢業於台大社會學研究所,通過社會行政高考,1979年於臺灣省政府社會處社工室擔任科員,當時政府開始推動「台灣省推行社會工作員制度計畫」,預定「一鄉鎮一社工員」的社工制度,逐漸展開對貧窮家庭、青少年及老人福利問題的關注;在這個過程中,呂寶靜老師認知社會福利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救濟」的階段,更重要的是專業社工的介入,當時的社工員不僅只是做個案工作,還要從事團體工作和社區工作;後來她轉至台灣省政府社會處南投啟智教養院擔任社工員,藉此經驗,體認到政府政策的制定與推行,應站在實務工作者的立場與角度。這樣的體認,讓她日後擔任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時,主張未來社會福利領域人才的培育過程,最好能前往第一線,並與民眾直接接觸和不同背景的工作同仁相互交流,才能建立政策規劃者的宏觀視野、制訂出「接地氣」的政策。
呂寶靜老師前往美國攻讀社會工作暨社會學雙主修博士,她對性別於社會福利中的展現,特別是婦女、婚姻、就業議題感到興趣,也透過人口學、社會經濟發展、社會組織、社會工作管理、社會政策等不同領域的研讀,探究女性結婚、生育與勞動市場參與的關係。回國後完成的第一個研究案,就是臺灣工作場所性騷擾的調查研究,在當時社會環境與風氣下,是非常勇敢且堅決的決定和成就,以當今的文化觀點來看,「性別與福利政策」下所涉及的少子化、家暴、年金議題,或各種多元的社會議題中的女性身分、家庭角色等……都越來越受到重視,這也凸顯了呂寶靜老師早期研究的重要性與深有遠見的前瞻性思維。
呂寶靜老師感性的提到,因為父親中風18年後過世,她的研究領域和關注面向有了很明確的轉向,即深入「老人研究」,包括老人福利、家庭照顧、長期照顧議題等,她也提出「老人福利國」的理念,深入探究了「老」的世代變遷與定義,國家應許諾老人什麼樣的社會?另一方面,她認為這是她對回饋臺灣社會的一種實踐;而高齡化與社會議題的探究,也成為她一生的社會使命感。作為實務工作者、學者,不僅有民間的合作經驗、專精的研究成果,也參與了政策的制定,於2016年接任衛福部政務次長時,對她而言雖是一大挑戰,但卻也是能夠貢獻所學、所長最有力的方式;在臺灣社會福利漫長推進的歷程裡,呂寶靜老師也同等地投注了畢生的精力。
談及臺灣「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的推動,時任政次的呂寶靜老師認為計畫目標是相當明確的,即「扶持社會中的每一個個體,於其生活或所處環境出現危機時,仍能保有其生存所需的基本能力,進而抵抗並面對各種問題」及「從治安、教育、心理健康、社會工作等各個面向強化社會安全網,讓臺灣未來的世代,生活在一個安全、沒有暴力威脅的環境中」,然而,因為該計畫關照許多不同且複雜的面向,涉及教育部、內政部、勞動部、衛福部主管業務,推動初期造成各服務體系整合性不佳、服務人力不足、防護性不全等問題與困難。
呂寶靜老師認為當時的社會安全網計畫推動與政策制定有幾項特色,其一是「中央經費、地方執行」下,如何因應地方特色發展,又能維持政策方向,成為一大課題,因此廣辦下鄉說明會,成立制度化的政策溝通平台、專家學者輔導團及定期召開中央地方政府跨網絡會議等等,都是相當重要卻又特別耗時的歷程;其中她認為編製如「社福中心工作指引手冊」等工作手冊,社工員及其現場工作經驗的加入與彙編,得以提供新進人員課程訓練及案例說明,是更需要被看見、延續的作為,特別是計畫的介入焦點與思維由「以個人為中心」轉變為「以家庭為中心」,便需要整合性地思考如何從被害人的安全角度,看見家庭支持的功能和能量,這也讓個案管理的過程中,出現了新的挑戰,例如主責單位的權屬、案量太多的分工模式,這也促使各縣市的家防中心、社福中心、心衛中心及有關單位開始在服務流程上進行磨合、調整與相互合作。
另一方面,公私部門的協力,也是關注的焦點,國外常見的合作模式,係公部門主責通報及調查,私部門主要提供服務,但在臺灣略有不同,公部門主要做的是預防性推廣,調查、服務提供則多為民間單位負責;呂寶靜老師認為,政府掌握較高的資訊系統與網絡權限,在通報與調查上,較有優勢基礎,反觀民間單位的強項在於彈性、創新與長期服務累積的專精,因此同步透過公益彩券回饋金,鼓勵民間制定與政策相關的服務方案,例如「家庭暴力復原方案」、「脆弱家庭育兒指導方案」等,前者透過家庭暴力被害人的服務,提升社會大眾對多元文化的敏感度;後者則藉由現場指導,針對家庭功能較弱的對象,提供支持性服務等,也就是說,讓公、私各司其職,服務面向得以更加周延、服務內容更為深入。
其三則是綿密的跨部門聯繫會議,針對資訊系統化、人力培訓統一化有過深入的討論,鑒於社會安全網涉及部會多元,因此不僅是對於社會福利領域以及社會安全網政策脈絡有共同瞭解,各個部會之間的相互理解,並且進一步思考彼此可以提供哪些資源?如何能夠和做為一個團隊?如何促進整合?呂寶靜老師說,彼此多聯繫、多溝通,加入同一個計畫、經費一起使用、在同地點一起工作、適用同一套服務流程等,都相當有助益。
呂寶靜老師也談及她對「社工」在人才招募、訓練、勞動條件等各面向的期待,首先在「分布不均」的議題上,確實仰賴各縣市政府的政策方向,在可近性、可獲性、可接受性、可負擔性的幾個原則下,增設社會福利中心,都能帶來社區的安定及安全網絡的構成;「人力挹注」方面,社會福利服務中的社工角色,應更被賦予家庭服務工作的概念與內涵,另一方面,社工就業市場的拓展,使得更多社工新血投入,實是刻不容緩的目標。
呂寶靜老師對於「教育」的推廣格外重視,因此如何促進社工的專業性培訓,也成為她反覆論及的焦點。她認為預防性服務和直接服務存在著工作方法上的差距,臺灣在針對脆弱家庭的服務不足,而第一線社福中心的社工員,如何與社區鄰里長產生良好的互動,也需要在實務現場累積經驗,在工作指引或督導協助下,設法建立互信、互相支持的平台。她總結認為,補充新的知能、提升個案工作能力及督導的培力是密不可分的三個區塊,在教育的推廣與強化下,讓社工員更理解、確認工作內容、促使網絡平台間相互了解,主管機關投入相應的支持資源,民眾也能更加便利地獲取社區社會福利服務的訊息,都能使得臺灣的社會發展環境更加完善。
呂寶靜老師是一位令人敬佩的社會工作者,她的每一分努力與貢獻,都讓臺灣社會福利的推動與演進更往前一步;她笑稱,社會工作對她而言,看起來似是一生都無法閒適的「工作」,但藉由對她的生命歷程與經驗的認識,可以發現那其實是畢生的使命與火花,照亮著臺灣社會往更好的方向邁進。
受訪|呂寶靜老師
訪談|蔣麗音、洪敍銘
撰文|洪敍銘
照片|呂寶靜老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