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放在心上的窩──社團法人臺北市放心窩社會互助協會
陪伴為主,課業為輔的核心理念
談起「放心窩」的成立,總幹事曾子奇笑說,其實理監事們的初衷很簡單,就是帶國小的孩子寫功課,然後給他們一頓飯。但隨著時間發展,他們意識到,在資源豐富的臺北僅追求「溫飽」實是一種資源的浪費,讓孩子安於現狀,認為自己的生命「這樣就好」更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因此他們決定發展更細膩的服務,深入陪伴孩子成長,開拓生命的可能性。而當第一批國小的孩子長大了,放心窩面臨是否放手的抉擇。社工師張璞說,「我們後來發現,孩子如果沒有地方可以去,又沒有家人看住的話,很容易受到街頭誘惑,接觸到複雜的人事物,被拉走的速度實在太快了。」於是協會決定不放手,調整服務架構,讓升上國中的孩子能繼續待在放心窩,後來高中部也順應著孩子的成長開設。
張璞表示,放心窩的主張是「陪伴為主,課業為輔」,與學校、補習機構的課輔班不同。課業是與社會對接的橋樑,社會上時常把「成績」與「成就」連結在一起,成績往往影響人被對待的方式、資源的多寡,也讓成績表現不理想的孩子覺得「我就是這個等級」。而放心窩想要打破的就是這一點。孩子們雖然經歷了生命的逆境,但他們不是只有眼淚,還有更多可能。「我們現在有一個核心的概念──安身立命。孩子能不能在未來找到自己的歸屬,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模樣,而不是依循著社會認為的『正確』的方向,卻無法發光發熱。所以孩子一時之間可能沒有社會規範的成就,沒關係,我們可以陪伴你去摸索,陪伴你經歷迷惘,我們更在乎的是『人』這件事情。」
穩定陪伴之後,放手讓孩子飛
在國小孩子完成作業之後,老師會帶著孩子進行各式各樣的活動,其中也包含了情緒認知的陪伴──在孩子們發生衝突的時候,趁機引導孩子如何好好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面對與他人的摩擦。張璞說,「你可能很難想像,一個來自於脆弱家庭,診斷疑似過動,在學校交不到朋友,甚至會拍桌、翻桌子的孩子,在經過三年的陪伴後,可以心平氣和地勸說其他小朋友不要調皮搗蛋以免受傷」,足見陪伴的力量是多麼驚人。
國小生著重於團體生活與情緒認知,年齡較大的國、高中生則著重於生涯的探索。放心窩與鄰近的社福團體和有意願投入社會服務的單位保持密切的合作與聯繫,對木工有興趣的孩子可以去中華基金會開設的木工坊;對設計、攝影有興趣的孩子可以到景澤創意公司成立的「貳拾號公民會所」學習;還有些孩子到台北市基督教勵友中心的「中山大同區少年服務中心」參與才藝活動。由於放心窩是小型的社區陪伴機構,孩子的年齡層又有較大的差異,很難開設符合所有孩子需求的課程。串聯其他的合作單位,更能符合孩子個別化的需要。
張璞分享,2022年時放心窩曾經與勵友中心共同舉辦微電影工作坊,兩邊對攝影、導演有興趣的孩子一起合作製作一部微電影。「我們不太會認為我們的孩子你們不能碰,或是你們的孩子我們不能顧……放心窩的理念是『陪伴』,所以做事的時候可以不分你我,把資源送到該去的人身上。在成果發表的會場上,我們把主角光環留給孩子。當大家看到這些孩子的蛻變,為他們喝采,孩子們產生的自信與獲得的經驗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青椒聚落」則是由大同區多個關注兒少議題的組織聯合籌辦。五、六年前在蘭州國中的一場個案研討會上,幾個團隊開始思考是否能夠為孩子做更多的事情,於是誕生了「青椒市集」,後來又發展成「青椒聚落」,為孩子們提供展現自我的舞臺。張璞說,希望未來有一天青少年能撐起整場活動,他們這些工作人員便可以退居幕後。「我們在這邊陪伴到一定的穩定度時,就會放手讓他飛。有些單位的孩子可能還需要一段歷程,但放心窩的孩子從小陪到大,他的生命經驗跟眼光已經脫離那個脆弱處境了,那我們就把這樣的孩子放出去試試。當然也有發生過失敗的經驗,我們就會說『還要練一練』。」
「青椒聚落」的主視覺由放心窩的孩子與景澤創意(貳拾號公民會所)共同創作。(https://www.expopark.taipei/News_Photo_Content.aspx?n=247&sms=9029&s=3437)
建構「看得見人」的服務
談到放心窩的願景,張璞表示他想建構「看得見人的永續發展服務」,看得見服務使用者的處境,看得見員工的處境,也看得見社會。同時,他也希望放心窩的服務能夠深化──除了使服務更加細膩,也被更多人認同。社會福利單位使用經費時,往往面臨「KPI」的檢核,必須盡可能地服務更多的孩子,服務品質則不被關注。曾子奇感嘆,社會給兒少的預算並不是很多,又要求所謂的「CP值」,這樣的淺薄的服務,如何能讓孩子學到東西、拓展生命經驗?因此,放心窩始終以服務品質為考量,投注大量資源與人力,深入陪伴孩子成長。但一個單位的服務量能畢竟有限,他們期盼能與社會大眾、社福夥伴對話,展現出社會服務的另一種可能性,讓放心窩的服務模式與理念橫向擴展到更多地方。「給孩子多一個選擇,也給社會多一個選擇」,張璞笑著說,「你想要買什麼樣的社會呢?」
放心窩,既是能讓孩子放心的窩,也是把孩子放在心上的窩。
採訪|蔣麗音、李唯瑄
攝影|李唯瑄
撰文|李唯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