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人物專訪

以「需求」為基礎的當代社區發展——詹火生老師專訪

  詹火生老師是臺灣重要的社會福利學者,自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畢業後,前往英國深造,接連取得英國威爾斯大學經濟學碩士與社會福利學博士。海外求學的經驗,也讓詹老師更早地接觸西方社會工作的觀念,並將其養分投注於臺灣社會福利服務的研究、政策制定、擘劃與執行,曾任勞工委員會主任委員、總統府國策顧問,長年來於臺灣大學、中正大學、東吳大學、弘光科大等大專院校授課,作育英才,產、官、學界經歷豐富且完整,對於臺灣的社區發展亦有獨到的見解。

與時俱進的社區發展

  「以社區為基礎」是非常重要的社會工作方法,不過早期臺灣比較欠缺「社區發展」的觀念,而後在中美合作的歷史情境中,相關理論與理念由美國引入,國內才開始相關議題的研究與探討。詹老師說,若想要一窺早期臺灣在社區、社會福利乃至社會工作上發展沿革的歷史背景,《社區發展》季刊(包含其前身的通訊與月刊)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手材料(同時期亦有《社會福利月刊》、《社會建設季刊》,現已停刊),這些刊物客觀地呈現出臺灣在不同時空背景與政經情勢下的現況,雖然並非絕對學術性的探研,但卻保留了相對完整的歷史性軌跡與全貌。

  時至今日,《社區發展》季刊持續發行,內容上亦有更完整的規劃,納入更多實務工作者的工作經驗以及與產學界的合作對話,表現出臺灣社會的多元蓬勃發展,也具體而微地表現出「與時俱進」的特質。

以「需求」為基礎的社區實踐

  在這個面向的討論中,詹老師認為社區工作的「與時俱進」在於當前已常以「經濟面」、「環境面」、「人文面」等三個層面的相互連結,取代傳統綱領式的分類與認知。

  「經濟面」指的是「地方」的經濟特色,概念上取自日本的小農經濟,臺灣亦發展出頗具有在地化的「一鄉一特色」方針;「環境面」則是與居民生存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場域,它是社區意識得以凝聚的空間,其中也隱含社區價值、經濟價值的認同;「人文面」則是強調更深入探索每個社區的歷史、文化背景,從中發現人與地方之間的互動與連結,意即在地居民如何轉化/感受社區歷時性(如:地名演變)與共時性(如:聚落型態)的文化底蘊,三者間的環環相扣、不可偏廢,也越來越是當代談及社區發展時被談論與探究的部分。

  對詹老師來說,「以社區為基礎」仍然屬於相對廣泛的、模糊的概念描述,從上述三個面向的討論中即可發現,不論在地經濟特色(如:農特產)、社區大環境的營造(如:社會基礎設施)、對於在地人文地景的探討(如:文化溯源與巡禮),雖然都是以一個實際的「社區」為空間範圍,但它所對應的實際上即是個體(在地居民)與群體(社區社群網絡)需求的集合體,詹老師認為,唯有當地人對其生存/生活的社區產生認同感,才能召喚出一種主動的、「由下而上」的關注,也才有可能讓社區發展變得更好,人們也才能在社區中獲得安居樂業的滿足。

邁向永續的路徑

  「永續」是任何政策推動的終極目標,對詹老師而言,社會政策得以邁向永續的關鍵,正在於感知並掌握「需求」的重要性;隨著時代快速的演進,社會環境也會改變與人們生活緊密連結的社區場域——這是一個動態而非靜止的歷程。詹老師以「人口老化」的現象為例,他認為當政府看見「人口老化」的危機,提倡「健康老化」的發展目標後,如何落實?即是「在地老化」的細節。畢竟,臺灣每個社區發展的背景、擁有的資源與社群的組成都不相同,如何回到社區所在,重新釐清社區支持性系統,如何重新連結社區人際網絡,或許才是「以社區為基礎」的真諦。

  另一方面,詹老師認為臺灣的社區發展,迫切地需要探尋或建構出令人「引以為傲」的元素——但這並非是討好或取悅外來觀光客的手段,而是藉此生產在地居民對於社區的認同感——也就是前述「由下而上」的需求實踐。

  舉例而言,「在地經濟」與社區結合的層面上,臺灣許多鄉鎮都開創出「古老元素」與「創新產業」的案例,以在地農特產為核心,以故事的探索與創意的包裝為行銷策略,成功建立國內外的產銷市場,也帶來社區發展的活水和更多在地產業永續發展的契機;另一方面,臺灣環境保護意識的日益高漲,使得「自然環境」與社區的整合,也成為十分令人矚目的焦點,以花蓮縣慕谷慕魚為例,鄰近社區居民自發性地建立社區共識,共同守護自然資源與他們的家鄉,也是在同樣的徑路上,實踐不同的社區發展樣貌。

  「泥土會黏人」,表達出一種「人一旦來了,就再也不想走了」的停駐與眷戀,詹老師認為,這正是臺灣社區邁向永續發展最重要的部分,探索「土地為何黏人?」的問題,不僅能從在地的經濟、環境與人文著手,更重要的仍是以「需求」為基礎的發展脈絡;然而,「需求」正來自「生活」,或許對詹老師來說,對臺灣社會工作、社會福利與社區發展的「見證」,也來自於他對這片土地的愛護與對生活的積極與熱忱。

 

撰文、攝影|洪敍銘
採訪|蔣麗音、洪敍銘

發佈時間:111/09/01
網站導覽 購買資訊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served

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949| 署本部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目前瀏覽數: 386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