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特別企劃

以矯正為志業,協助受刑人復歸社會——112年強化社會安全網績優人員陳許勝南專訪

  在澎湖的交通道路11號與12號線交錯間,有一處四周都是高圍牆遊客鮮少造訪的建築物。這座建築正門內,豎立著4道無法同時開啟的鐵閘門,將監禁在內的1,000名受刑人與外界的自由隔絕。這裡是法務部矯正署澎湖監獄。在迎接澎湖特有的鹹海煙吹拂下,拜訪了在澎湖監獄擔任調查分類科科長的陳許勝南 (以下簡稱陳許科長)。他同時也是衛生福利部112年強化社會安全網績優人員的獲獎者之一。作為獲獎者中唯一服務於監獄的專業人員,陳許科長分享了他從事矯正工作的心路歷程。

法務部矯正署澎湖監獄

被人遺忘的弱勢:監獄中的精神疾病患者

  從職業軍人退役後,陳許科長進入了矯正機關服務,從擔任雇用管理員基層開始,一直做到如今的科長。回憶這段歷程,他認為這是一段「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由於職業軍人的背景,他在進入澎湖監獄的第1年就被指派日勤工場主管,負責面對面一個人管理200多名受刑人。起初,他採用軍事化的強硬管理方式,但很快發現這種方法容易與受刑人產生對立和緊張關係。經過反思與調整後,陳許科長改變了策略,開始關心及輔導受刑人,並在受刑人家中發生意外或有需要時,主動積極協助處理問題。這些關懷行動逐漸贏得了受刑人的信任。3年後,陳許科長勤務被調派管理違規及新收房,收容人中有誣控濫告、鬥毆打架及少數身心障礙、精神疾病、邊緣性人格及反社會人格的舍房,這一轉變成為他日後與社會安全網建立連結的重要契機。

  陳許科長也跟我們說明矯正機關配合辦理「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執行方案有三:(一)提升醫療強度。(二)落實出矯正機關通知。(三)建構復歸轉銜機制。其中第三項調查科為主辦單位,將全監罹患精神疾病收容人篩選是否符合衛生福利部訂定之社區精神病人收案標準,及各縣市政府衛生局使用「社安網個案管理系統」,係精神照護資訊系統與保護資訊系統、自殺通報系統相互串接、勾稽出共同在案之個案後,區分為五類,作為是否開案依據。

  他也回想起在辦理「個案研討」中,有一個具多重議題的個案,因罹患雙極性精神疾病、併反社會人格(共病症者)又無病識感、有負性症狀,因家暴、酒癮以致多次入監執行。在外曾有數十次住院紀錄,為衛福部精神照護系統社區列管個案,然不願就醫及拒絕服用藥物,認為都是父母造成害他被關。

  還有為提供整合性服務,釐定出監後主責單位,協調共案共管。依社安網計畫策略四,監所也要召開「精神疾病個案轉銜聯繫會議」,函請網絡單位(更保、就服、家暴中心、警政、家防官、衛政心衛中心、身障、社政、精神專科醫師)採實體與線上就個案進行討論,出監後追蹤輔導避免再犯,並請網絡單位於個案出監前入監介接,以利復歸。

  民國88年,陳許科長通過自學,考取司法特考三等監獄官資格,並在少年矯正學校、少觀所、戒治所與監獄不同屬性矯正機關歷練,包括戒護、總務、調查等不同職務。經歷2次10年在外服務,104年調回澎湖監獄迄今,並將各監獄的優點制度落實在工作上。

  儘管澎湖監獄的矯正工作在方針上與臺灣本島其他監獄相似,但由於澎湖位處離島,資源匱乏,特別是在醫療和社福資源上,為矯正工作帶來了許多挑戰。例如,澎湖全島只有4位精神科醫師,假日沒有精神科門診,使得精神疾病受刑人的醫療需求難以得到及時照顧。此外,由於地理位置的限制,協助受刑人申請社會資源或慈善團體援助也困難重重。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陳許科長利用線上視訊加強與臺灣本島的醫療及社福資源聯繫,例如遠距醫療、跨縣市的個案研討會議等,這樣的協作模式經過多年的實踐,已能大幅提升矯正工作的品質。

復歸社會不是一個選擇題,而是必答題

  受刑人在出獄後,往往面臨「是否有家可回?」「是否有地方可住?」「是否能找到工作?」等棘手問題。滿足這三大基本需求常常是受刑人重新融入社會的主要障礙。為此,法務部矯正署在110年推出「深化受刑人個別處遇實施計畫」,深化個案服務、提升處遇成效、完善出監評估、盤點並聯絡當地復歸社會資源,使受刑人重新適應社會生活,避免再犯。

  針對精神疾病受刑人,陳許科長分享了澎湖監獄的具體操作。在受刑人入監前,調查小組會先向家屬調閱相關資料,並通過心理測驗了解其心理狀態,根據結果制定個別處遇計畫。在出監前,監獄也會進行家庭支持度與謀生能力調查,並將資料與更生保護計畫接軌。調查科作為受刑人入監與出獄的關鍵環節,若能有效解決他們的住宿、家庭支持、就業等問題,受刑人順利復歸社會的可能性就能顯著提升。